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明末清初江南琴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09:00
   本文试图将琴人置于明末清初江南社会的大背景下,探讨琴人如何在特定的场域中逐渐形成中国历史上最为壮观的特殊群体之一,揭示琴人群体的构成,其学术成就、社会活动倾向以及政治抉择,进而透视出此群体的社会特性以及他们源于士人但又高于士人的独特品质。明清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文化的繁盛以及士人群体的活跃,使得这一时期的琴学得以空前发展。私人刊刻琴谱的大量出现,三大琴派虞山派、绍兴派与广陵派皆形成、发展于此时。不仅处江湖之远的隐士文人对抚琴、以琴会友钟爱有加,而且居庙堂之高的士人亦是对琴情有独钟,琴甚至成为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琴人群体主要由专业琴人和文人琴人两类所构成。“专业琴人”或称琴派琴人,不但操琴,还有自己的代表曲目并编订或刊刻成琴谱。他们创立琴派或是琴派的传人,同时也收徒传承琴学、琴道。“文人琴人”则是一些自学或是兼学各种流派风格的琴人,他们善于操琴,但又不是某一琴派中的文人。他们对琴学也颇有研究,或编订琴谱或著有琴论,并与专业琴人交往甚密,经常切磋琴艺并且有代表作品,但对琴学和琴道的传承亦起重要的作用。大体而言,专业琴人是那些以琴艺为终生谋身手段与最高奋斗目标的琴人群体,文人琴人则是那些以琴艺为修身养性及文化交往的方式之一的更士人化的群体。明末清初琴人众多、琴派林立,甚至结为琴社,相研琴学蔚然成风。这时期的琴人在琴学艺术上的成就可谓是空前的。徐上瀛的《溪山琴况》系统总结、论述了古琴演奏的二十四种风格、技巧,强调琴乐的清雅之况,为古琴理论的集大成之作。琴人不仅在琴学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造诣,并且将其清雅之旨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显示了这时期的琴人已经与传统的士人越来越相融合。在明末清初社会大变动时期,专业琴人多倾向于抗清或拒清,尤其是那些为崇祯帝所赏识的琴人。明亡之后,这些人更多的具有遗民心态,多半悠游山林。而文人琴人相对更士人化,他们与士人一样,面临着忠于旧君和亟亟于救世的矛盾,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政治抉择,政治选择分化较大。但无论是专业琴人,还是文人琴人,始终承载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社会责任感。由此观之,明末清初江南琴人群体,是一群以古琴为寄托,有着固有精神操守,将琴道和琴所独有的艺术气质融于自己的血液,并以此作为其身份认同标志的群体;一群源于士人,但在坚守固有文化,以及将琴道的内在修身转化为对社会道德责任感方面更为执着和纯粹的特殊士人;一群以琴为国家、民族及本族文化的化身,并可与之共存亡的士人。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J609.2;K24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前史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历代琴学发展概述
    第一节 先秦至晚明琴学的发展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琴学
        一、琴人群体的壮大
        二、琴派的涌现
        三、琴谱的整理与琴论的繁荣
    第三节 清中叶以后琴学的走向
第二章 明末清初的江南社会与琴人群体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江南社会与士人
        一、江南经济的富庶
        二、江南文化的繁盛
        三、江南士人群体的活跃
    第二节 明末清初江南琴人群体的构成
        一、专业琴人
        二、文人琴人
第三章 明末清初江南琴人的学术成就
    第一节 清雅之况:徐上瀛的《溪山琴况》
        一、徐上瀛的《溪山琴况》
        二、清雅:琴与日常生活中的品味
    第二节 琴者吟其心:明末清初琴人与琴赋
        一、琴者吟其心:《琴赋》
        二、琴音共鸣:琴人的琴、诗与文
第四章 明末清初江南琴人的社会文化活动
    第一节 琴人的社团活动
        一、琴川社
        二、丝社
    第二节 琴人社会交游
        一、专业琴人间的谈琴循理
        二、专业琴人与文人琴人间的琴书共赏
        三、明末清初琴人群体的演变:文人琴人与专业琴人的融合
第五章 明清易代与江南琴人的抉择
    第一节 专业琴人的政治倾向
        一、晚明专业琴人的政治意识
        二、易代之际专业琴人的抉择
        三、清初专业琴人的政治取向
    第二节 文人琴人的政治倾向
        一、晚明文人琴人的政治意识
        二、易代之际文人琴人的抉择
        三、清初文人琴人的政治取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斌;;认同理论作用于现代琴学研究的方法与意义[J];音乐研究;2011年05期

2 曾河;;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喻绍泽琴学生涯考略[J];音乐探索;2012年04期

3 宁江滨;;湘籍琴人邱之稑琴学理论探源[J];歌海;2009年02期

4 欧阳平彪;;霹雳琴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5 陈占标;岭南琴音与黄烡瞎徘偌易?[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6 子荷;;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琴学研究的主要面向(一)[J];北方音乐;2014年16期

7 王细荣;;虞和钦琴学实践述要[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04期

8 王建欣;琴学述略[J];文艺研究;2002年02期

9 张振涛;;古琴至上——《琴学60年论文集》序[J];人民音乐;2013年04期

10 刘夜;杨俊;;古琴申遗成功十年庆典音乐会暨琴学与非遗保护学术研讨会[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余皓;明末清初江南琴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范晓利;儒教与琴理[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3 张烨;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基层士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杨龙;北魏政权中的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宋燕鹏;南宋士人与地方公益事业之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傅暮蓉;查阜西琴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7 韩立新;唐代干谒诗中的士人形象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8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刘昕;明清时期莱阳士人群体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晶;丁承运琴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谭宁;蜀琴文化初探[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3 朱金波;唐代琴学文献辑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于洋;中国琴禅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5 苏梅;论查阜西对古琴遗产的继承与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小萌;古琴传统造弦法及丝弦的离弃与回归[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7 王娜;诸城派古琴及其审美特征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高霁;论古琴打谱艺术中的个性色彩[D];天津音乐学院;2016年

9 王瑞;论古琴在先秦士人精神生活中的意义[D];西安音乐学院;2015年

10 杜晶;诸城派古琴的传承与生存现状之调查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6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846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8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