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线在日本早期地歌中的地位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0-12-21 01:37
文章探讨了近世邦乐的萌发期亦即日本传统音乐体裁地歌的发展初期(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末),三味线在地歌体裁中的地位与其发挥的作用,重点论述了地歌三味线对声乐旋律、词章内容、曲式结构、速度结构等方面发挥的辅助作用。认为该时期地歌三味线虽然以辅助作用为特征,但其演奏技法、音乐风格等对此后的三味线音乐发展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
【文章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前 言
一、 地歌的初始阶段——组歌的历史回溯
二、 组歌时期三味线的作用剖析
(一) 声乐与三味线的主从关系
1. 三味线的简单有序
(1) 基本奏法
(2) 基本音型
1) 诸拨(モノバチ,monobachi)
2) 打·滑(ウチスリ,utisuri)
2. 声乐的复杂无章
(1) 歌词的来源
(2) 歌词的格律
(3) 旋律特点
3. 三味线对声乐的辅助作用
(1) 前弹
(2) 主体部分
1) 节奏交错互补
2) 主音预示
(二) 早期地歌中三味线的音乐结构作用
小 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域花开别样红——日本三味线音乐巡览[J]. 孙宁宁. 乐器. 2010(05)
本文编号:2928940
【文章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前 言
一、 地歌的初始阶段——组歌的历史回溯
二、 组歌时期三味线的作用剖析
(一) 声乐与三味线的主从关系
1. 三味线的简单有序
(1) 基本奏法
(2) 基本音型
1) 诸拨(モノバチ,monobachi)
2) 打·滑(ウチスリ,utisuri)
2. 声乐的复杂无章
(1) 歌词的来源
(2) 歌词的格律
(3) 旋律特点
3. 三味线对声乐的辅助作用
(1) 前弹
(2) 主体部分
1) 节奏交错互补
2) 主音预示
(二) 早期地歌中三味线的音乐结构作用
小 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域花开别样红——日本三味线音乐巡览[J]. 孙宁宁. 乐器. 2010(05)
本文编号:2928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928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