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罗马尼亚民间舞曲》的民族音乐特征和演奏技法
发布时间:2020-12-21 21:23
贝拉·巴托克(1881-1945)被公认为是上个世纪的杰出作曲家之一,他出生于匈牙利托伦塔尔地区的瑙杰圣米克洛什。是现代音乐历史长河中的一位巨匠。因为贝拉·巴托克收集素材游历的地域较多,所以奠定了他的音乐风格多样化。我国关于贝拉·巴托克的音乐研究屈指可数,大多关于他的钢琴教学曲集《小宇宙》和部分奏鸣曲的音乐研究。而国外关于贝拉·巴托克研究中,大多是对贝拉·巴托克的作曲技艺与民歌改编进行研究,以及对巴托克的资料进行的总结加以评价。对贝拉·巴托克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来分析总结他的民族音乐特征更为严谨,从而结合他的民族音乐特征来选择适合的演奏技法,把适合的演奏技法融合到自己的演奏实践中。对不同音乐家演奏的版本对比,分析不同的音乐家对曲目的理解,挖掘作品内在意义,体会作曲家创作情感,更能贴近作曲家的音乐作品。通过以上的研究,不仅能够让其他学者对贝拉·巴托克进一步的了解,还能促进国内学者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的思考和关注,从而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本文分一下几部分。第一章绪论、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等。第二章较为详细的介绍贝拉·巴托克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由此引出贝拉·巴托...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布劳尔舞曲》的曲式结构是一段体
第三章《罗马尼亚民间舞曲》民族音乐特征-9-(图1-1)2、《布劳尔舞曲》的曲式结构是一段体。共16个小节,由四个长度相同的乐句组成,结构方整,这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歌结构,并以不带变化音的音阶为基础创作曲谱,起承转合,大部分音乐结构符合当地农民舞曲音乐的特点(图1-2)。(图1-2)3、《蹬脚舞曲》的曲式结构对称又平衡。共40个小节,是一个带有引子和尾声的变化反复一段体,尾声由减五度终止结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有一种逐渐远去缥缈的感觉(图1-3)。(图1-3)4、《布舒姆舞曲》的曲式结构是有引子的单二部曲式。共18个小节,两个乐段各自的内容都是重复的,但是和声的配置不同,重复的内容在情绪上有很大的对比,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A段温柔平和,B段情绪高涨(图1-4)。(图1-4)5、《波尔卡舞曲》的曲式结构是带有引子且反复的一段体。共28个小节,因为A乐段是三个小节一个乐句,所以它属于非方整性结构。反复的乐段只是移低了一个八度,旋律线条还是一样的,在织体A1乐段左手的一部分伴奏变成了注释和弦,给人一种跳跃感,使音乐充满活力图(1-5)。
第三章《罗马尼亚民间舞曲》民族音乐特征-9-(图1-1)2、《布劳尔舞曲》的曲式结构是一段体。共16个小节,由四个长度相同的乐句组成,结构方整,这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歌结构,并以不带变化音的音阶为基础创作曲谱,起承转合,大部分音乐结构符合当地农民舞曲音乐的特点(图1-2)。(图1-2)3、《蹬脚舞曲》的曲式结构对称又平衡。共40个小节,是一个带有引子和尾声的变化反复一段体,尾声由减五度终止结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有一种逐渐远去缥缈的感觉(图1-3)。(图1-3)4、《布舒姆舞曲》的曲式结构是有引子的单二部曲式。共18个小节,两个乐段各自的内容都是重复的,但是和声的配置不同,重复的内容在情绪上有很大的对比,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A段温柔平和,B段情绪高涨(图1-4)。(图1-4)5、《波尔卡舞曲》的曲式结构是带有引子且反复的一段体。共28个小节,因为A乐段是三个小节一个乐句,所以它属于非方整性结构。反复的乐段只是移低了一个八度,旋律线条还是一样的,在织体A1乐段左手的一部分伴奏变成了注释和弦,给人一种跳跃感,使音乐充满活力图(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民间音乐在巴托克钢琴创作中的运用分析[J]. 张浩. 戏剧之家. 2018(17)
[2]巴托克钢琴作品的民族化风格解读[J]. 李怡雯. 当代音乐. 2017(20)
[3]感受古典传统 沐浴民族风情——论巴托克“匈西结合”之音乐风格[J]. 刘琤. 当代音乐. 2016(22)
[4]浪漫乐派钢琴音乐的情感风格特征管窥[J]. 张楠,张丽. 民族音乐. 2015(04)
[5]巴托克《舞蹈组曲》音乐分析[J]. 王京. 现代企业教育. 2014(16)
[6]浅述影响巴托克音乐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J]. 李媛媛.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3(Z1)
[7]试析六首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下)[J]. 冯莉. 钢琴艺术. 2012(01)
[8]试析六首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上)[J]. 冯莉. 钢琴艺术. 2011(07)
[9]巴托克与《罗马尼亚民间舞曲》[J]. 熊静. 钢琴艺术. 1998(06)
[10]论巴托克的多调式和声中的和弦结构形式[J]. 陈世宾. 音乐研究. 1985(01)
硕士论文
[1]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创作风格与演奏分析[D]. 左梦如.河南大学 2018
[2]巴托克《两首罗马尼亚舞曲,Op. 8a》的创作特征及演奏分析[D]. 赵楠.广州大学 2017
[3]巴托克钢琴曲《罗马尼亚民间舞曲》的演奏[D]. 董婷婷.河北师范大学 2017
[4]巴托克六首《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创作风格与演奏分析[D]. 李雨霏.西北师范大学 2016
[5]巴托克钢琴奏鸣曲中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色[D]. 吴晶晶.华东师范大学 2015
[6]巴托克钢琴作品调式调性及和声特点研究[D]. 金航.吉林艺术学院 2015
[7]常态与裂变:巴托克音乐创造的双重维度[D]. 刘甜.南京师范大学 2011
[8]逾越与升华[D]. 蔡幸子.星海音乐学院 2009
[9]论巴托克音乐创作风格[D]. 刘利剑.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0]巴托克钢琴音乐的创作特色及演奏研究[D]. 王贤翠.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0529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布劳尔舞曲》的曲式结构是一段体
第三章《罗马尼亚民间舞曲》民族音乐特征-9-(图1-1)2、《布劳尔舞曲》的曲式结构是一段体。共16个小节,由四个长度相同的乐句组成,结构方整,这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歌结构,并以不带变化音的音阶为基础创作曲谱,起承转合,大部分音乐结构符合当地农民舞曲音乐的特点(图1-2)。(图1-2)3、《蹬脚舞曲》的曲式结构对称又平衡。共40个小节,是一个带有引子和尾声的变化反复一段体,尾声由减五度终止结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有一种逐渐远去缥缈的感觉(图1-3)。(图1-3)4、《布舒姆舞曲》的曲式结构是有引子的单二部曲式。共18个小节,两个乐段各自的内容都是重复的,但是和声的配置不同,重复的内容在情绪上有很大的对比,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A段温柔平和,B段情绪高涨(图1-4)。(图1-4)5、《波尔卡舞曲》的曲式结构是带有引子且反复的一段体。共28个小节,因为A乐段是三个小节一个乐句,所以它属于非方整性结构。反复的乐段只是移低了一个八度,旋律线条还是一样的,在织体A1乐段左手的一部分伴奏变成了注释和弦,给人一种跳跃感,使音乐充满活力图(1-5)。
第三章《罗马尼亚民间舞曲》民族音乐特征-9-(图1-1)2、《布劳尔舞曲》的曲式结构是一段体。共16个小节,由四个长度相同的乐句组成,结构方整,这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歌结构,并以不带变化音的音阶为基础创作曲谱,起承转合,大部分音乐结构符合当地农民舞曲音乐的特点(图1-2)。(图1-2)3、《蹬脚舞曲》的曲式结构对称又平衡。共40个小节,是一个带有引子和尾声的变化反复一段体,尾声由减五度终止结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有一种逐渐远去缥缈的感觉(图1-3)。(图1-3)4、《布舒姆舞曲》的曲式结构是有引子的单二部曲式。共18个小节,两个乐段各自的内容都是重复的,但是和声的配置不同,重复的内容在情绪上有很大的对比,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A段温柔平和,B段情绪高涨(图1-4)。(图1-4)5、《波尔卡舞曲》的曲式结构是带有引子且反复的一段体。共28个小节,因为A乐段是三个小节一个乐句,所以它属于非方整性结构。反复的乐段只是移低了一个八度,旋律线条还是一样的,在织体A1乐段左手的一部分伴奏变成了注释和弦,给人一种跳跃感,使音乐充满活力图(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民间音乐在巴托克钢琴创作中的运用分析[J]. 张浩. 戏剧之家. 2018(17)
[2]巴托克钢琴作品的民族化风格解读[J]. 李怡雯. 当代音乐. 2017(20)
[3]感受古典传统 沐浴民族风情——论巴托克“匈西结合”之音乐风格[J]. 刘琤. 当代音乐. 2016(22)
[4]浪漫乐派钢琴音乐的情感风格特征管窥[J]. 张楠,张丽. 民族音乐. 2015(04)
[5]巴托克《舞蹈组曲》音乐分析[J]. 王京. 现代企业教育. 2014(16)
[6]浅述影响巴托克音乐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J]. 李媛媛.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3(Z1)
[7]试析六首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下)[J]. 冯莉. 钢琴艺术. 2012(01)
[8]试析六首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上)[J]. 冯莉. 钢琴艺术. 2011(07)
[9]巴托克与《罗马尼亚民间舞曲》[J]. 熊静. 钢琴艺术. 1998(06)
[10]论巴托克的多调式和声中的和弦结构形式[J]. 陈世宾. 音乐研究. 1985(01)
硕士论文
[1]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创作风格与演奏分析[D]. 左梦如.河南大学 2018
[2]巴托克《两首罗马尼亚舞曲,Op. 8a》的创作特征及演奏分析[D]. 赵楠.广州大学 2017
[3]巴托克钢琴曲《罗马尼亚民间舞曲》的演奏[D]. 董婷婷.河北师范大学 2017
[4]巴托克六首《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创作风格与演奏分析[D]. 李雨霏.西北师范大学 2016
[5]巴托克钢琴奏鸣曲中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色[D]. 吴晶晶.华东师范大学 2015
[6]巴托克钢琴作品调式调性及和声特点研究[D]. 金航.吉林艺术学院 2015
[7]常态与裂变:巴托克音乐创造的双重维度[D]. 刘甜.南京师范大学 2011
[8]逾越与升华[D]. 蔡幸子.星海音乐学院 2009
[9]论巴托克音乐创作风格[D]. 刘利剑.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0]巴托克钢琴音乐的创作特色及演奏研究[D]. 王贤翠.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0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930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