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蒙汉族民歌核心区析论
发布时间:2021-01-01 15:40
在晋陕蒙汉族民歌类型区划、结构区划的基础上,聚焦榆林—忻州民歌核心区,指出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民歌数量巨大,体裁特征突出;民歌影响力甚巨;民歌分布地域差异鲜明;形态特征明显、相似度较高,并佐以直观的音乐地图。同时,揭示了地理区位、自然地理、政治历史、现代革命、方言等因素在榆林—忻州民歌核心区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0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核心区的地域格局
二、核心区的主要特征
(一) 民歌数量巨大, 体裁特征突出。
(二) 民歌影响力甚巨。
(三) 民歌分布地域差异鲜明。
(四) 形态特征明显、相似度较高
三、核心区的形成原因
(一) 地理区位, 是榆林—忻州核心区民歌数量巨大的“天然”原因。
(二) 自然环境与政区文化历史, 是榆林—忻州核心区民歌体裁、题材特征鲜明并呈片区化分布的主要原因。
(三) 现代革命加速了榆林、忻州地区民歌的传播, 扩大了民歌的影响。
(四) 方言、地利使榆林、忻州地区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民歌核心地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歌区划的原则、主导要素与方法[J]. 黄虎. 中国音乐. 2017(03)
[2]乾隆中晚期科举考试史料(上)[J]. 历史档案. 2002(03)
[3]“山曲”旋律的形态[J]. 韩军. 中国音乐. 1985(01)
[4]河曲“山曲”初探[J]. 吕仲起. 音乐研究. 1984(01)
[5]河曲的“山曲”与生活[J]. 晓星. 音乐研究. 1958(02)
本文编号:2951553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0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核心区的地域格局
二、核心区的主要特征
(一) 民歌数量巨大, 体裁特征突出。
(二) 民歌影响力甚巨。
(三) 民歌分布地域差异鲜明。
(四) 形态特征明显、相似度较高
三、核心区的形成原因
(一) 地理区位, 是榆林—忻州核心区民歌数量巨大的“天然”原因。
(二) 自然环境与政区文化历史, 是榆林—忻州核心区民歌体裁、题材特征鲜明并呈片区化分布的主要原因。
(三) 现代革命加速了榆林、忻州地区民歌的传播, 扩大了民歌的影响。
(四) 方言、地利使榆林、忻州地区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民歌核心地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歌区划的原则、主导要素与方法[J]. 黄虎. 中国音乐. 2017(03)
[2]乾隆中晚期科举考试史料(上)[J]. 历史档案. 2002(03)
[3]“山曲”旋律的形态[J]. 韩军. 中国音乐. 1985(01)
[4]河曲“山曲”初探[J]. 吕仲起. 音乐研究. 1984(01)
[5]河曲的“山曲”与生活[J]. 晓星. 音乐研究. 1958(02)
本文编号:2951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951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