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我国民族声乐中低音声部发展不充分的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2021-01-06 21:49
  看待中国民族声乐中低声部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时,我们不能仅仅从表象上拿西方声乐高、中、低三个声部的发展较为全面的现象来简单比附我国民族声乐,认为这是我们民族声乐的先天不足,而是应该把我国民族声乐的特征放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背景上,来看这种现象形成的根源及其合理性。笔者认为,所有人类社会中的演唱方法都是在一定文化中形成,为特定文化中的审美意识服务的,我国民族声乐的中低声部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现象是有一定文化成因的,在我国传统音乐审美意识方面,个性化的音色审美和线性肢体思维是我国中低声部发展不充分的重要成因,另外我国语言特征也是不可忽视的文化因素。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20,(01)CSSCI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受中国传统音乐审美意识的影响
    (一)个性化音色审美
    (二)线性织体思维
二、受中国语言特征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中低声部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以男中音声部演唱为例[J]. 马千里.  北方音乐. 2018(22)
[2]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新阶段[J]. 金铁霖.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04)
[3]中低声部在民族声乐中的定位与发展[J]. 马子兴.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8(03)



本文编号:2961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961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4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