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咒》音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5 02:35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普庵咒》一曲。据本文考证,《普庵咒》是由佛教寺院发散到文人音乐(古琴),继而在佛教音乐与古琴音乐的双重影响下衍生出多种民间器乐,并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结构、音调、演奏形式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形成的一个庞大的曲目家族。本文通过咒词结构分析与音乐形态分析,将历史上各阶段《普庵咒》曲谱分为了整体型、缩减型、融合型三大类,对之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普庵咒》音乐发展的历时性特点。对《普庵咒》音乐现状以及各类别中"母体"与"子体"之相互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总结,进而管窥中国传统乐曲传承和衍变的内在规律。
【文章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普庵咒》的咒词结构
二、《普庵咒》历史谱本的音乐形态分析
1.音乐结构及类型
2.特性音调
三、《普庵咒》音乐的历时性特点
四、当代各乐种中的《普庵咒》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华氏乐谱:琵琶独立性新高峰的标志性存在[J]. 项阳. 人民音乐. 2020(03)
[2]《普庵咒》研究[J]. 杨春薇. 中国音乐学. 2000(04)
本文编号:2978051
【文章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普庵咒》的咒词结构
二、《普庵咒》历史谱本的音乐形态分析
1.音乐结构及类型
2.特性音调
三、《普庵咒》音乐的历时性特点
四、当代各乐种中的《普庵咒》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华氏乐谱:琵琶独立性新高峰的标志性存在[J]. 项阳. 人民音乐. 2020(03)
[2]《普庵咒》研究[J]. 杨春薇. 中国音乐学. 2000(04)
本文编号:2978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978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