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瑶族长鼓的历史溯源与文化底蕴
发布时间:2021-01-15 03:58
长鼓是江华瑶族的文化象征。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江华瑶族长鼓造型独特、制作精致,承载着瑶族人民悠久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长鼓和长鼓舞作为江华瑶族宗教祭祀文化的载体,同时也代表着源自瑶族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的文学艺术形式。长鼓具有深厚的瑶族文化底蕴,能为我们提供一个了解瑶族长鼓文化的入口,也是保护和发展瑶族文化的重要抓手。
【文章来源】:装饰. 2019,(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江华瑶族长鼓的历史溯源
二、江华瑶族长鼓的制作过程
1. 砍树。
2. 锯段。
3. 削皮。
4. 粗坯。
5. 打磨。
6. 烧腔。
7. 取皮。
8. 去毛。
9. 阴干。
1 0. 裁剪。
1 1. 浸泡。
1 2. 制钉。
1 3. 蒙皮。
1 4. 上漆。
1 5. 挂红。
16.祭祀。
三、江华瑶族长鼓的文化底蕴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瑶族长鼓舞的文化特征与当代意义[J]. 杨秀芝.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8)
[2]清代江华瑶族神像画中十殿图图像研究[J]. 陈杉,伍妍,师宏艳. 装饰. 2018(02)
[3]论瑶族《盘王大歌》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功能[J]. 胡晓.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4]试论长鼓舞蹈文化在瑶族社会中的价值与地位[J]. 刘小春. 社会学研究. 1990(01)
[5]长鼓研究——兼论细腰鼓之起源[J]. 伍国栋. 中国音乐学. 1987(04)
本文编号:2978178
【文章来源】:装饰. 2019,(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江华瑶族长鼓的历史溯源
二、江华瑶族长鼓的制作过程
1. 砍树。
2. 锯段。
3. 削皮。
4. 粗坯。
5. 打磨。
6. 烧腔。
7. 取皮。
8. 去毛。
9. 阴干。
1 0. 裁剪。
1 1. 浸泡。
1 2. 制钉。
1 3. 蒙皮。
1 4. 上漆。
1 5. 挂红。
16.祭祀。
三、江华瑶族长鼓的文化底蕴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瑶族长鼓舞的文化特征与当代意义[J]. 杨秀芝.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8)
[2]清代江华瑶族神像画中十殿图图像研究[J]. 陈杉,伍妍,师宏艳. 装饰. 2018(02)
[3]论瑶族《盘王大歌》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功能[J]. 胡晓.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4]试论长鼓舞蹈文化在瑶族社会中的价值与地位[J]. 刘小春. 社会学研究. 1990(01)
[5]长鼓研究——兼论细腰鼓之起源[J]. 伍国栋. 中国音乐学. 1987(04)
本文编号:2978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97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