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湘中民间仪式音声的“在地化”与互文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7 21:48
  "在地化"不但是文化传播之后的融合与变迁,而且是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互动交流后的身份重建,同时又是实现外来传统文化的地方与区域文化认同的前提。湘中民间仪式音声的"在地化""互文性"就是以儒、释、道、傩为代表的"大传统"与作为"小传统"的湘中地方民间文化之间互动融合后的身份再造。其音乐的"在地化"导致外来汉族传统文化与湘中民间信仰体系之间互渗、互融现象,即出现了其民间仪式音声结构、语义的互文现象。互文关系就是其音声符码在不同的仪式语境中的语义转换或变迁过程,进而形成其仪式音声的"在地化"过程。如,"民间佛教""民间道教""和娘娘""酬还都猖大愿""和梅山""庆菩萨"等民间仪式音声在仪式结构、仪式音乐、仪式象征方面彼此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既是以儒、释、道、傩等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在地化"过程,也是其仪式音声间的文化互文。即,基于梅山文化和湘中地方民间曲调的吸收与采借,这一典型的宗教文化表征既隐喻了湘中民间仪式音声的"在地化"特征,又折射出其宗教音乐文本间的互文关系;其次,湘中民间仪式音声的"在地化"特征不但是中国传统信仰文化的一种社会融入,而且是实现其宗教文化的地方认同、区域认...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2019,32(05)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湘中民间仪式音声的“在地化”与互文性研究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梅山图”③中的瑶族狩猎场景(曾迪2004年12月拍摄)

瑶族,梅山,渔猎,先民


向南、西南的族群迁徙与离散,如今梅山文化在东南亚、欧美国家的瑶族传统文化信仰中广泛传播,笔者在老挝、泰国瑶族的田野工作中经常看到带有“梅山法主”的经书(图5)。所以,湘中“梅山蛮”原始信仰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东南亚瑶族传统文化中的遗存是梅山文化的跨文化、跨区域、跨族群传播的产物,并由此看出梅山文化与瑶族传统文化信仰之间的密切的文化渊源关系。图1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梅山图”③中的瑶族狩猎场景(曾迪2004年12月拍摄)图2“梅山图”中瑶族先民的渔猎生活场景(曾迪2004年12月拍摄)图3湖南江华大路铺镇八洞村平地瑶盘承云师公保存的梅山教经书(赵书峰2018年10月拍摄)图4湖南江永松柏瑶族乡松柏村傩神(赵书峰2018年10月拍摄)·39·音乐学○①②③[宋]晁补之撰:《鸡肋集》(卷9),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第57—58页。主要用于师公的丧葬仪式中。“梅山图”,乾隆九年(1754年)绘制,1992年发现于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瑶族乡,现存于该县博物馆。

经书,大路,湖南,瑶族


星??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文化空间。其次,“古梅山峒区域”多族群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逐步形成了湘中民间信仰文化的多样性特征。以渔、猎文化(图1、图2)为核心,以巫、道、傩文化形态为主体的,以祭祀翻坛倒立张五郎为主的梅山师公教信仰成为苗、瑶、壮、侗等汉藏语系中南方少数民族共有的一种文化遗存。如今在湘、粤、桂区域内的少数民族信仰体系中都有对张五郎神的信仰,比如湖南江华、江永平地瑶还保留有梅山教仪式经书②(图3)以及对梅山神张五郎(图4)的敬奉。自宋代亦始,随着瑶族不断地向南、西南的族群迁徙与离散,如今梅山文化在东南亚、欧美国家的瑶族传统文化信仰中广泛传播,笔者在老挝、泰国瑶族的田野工作中经常看到带有“梅山法主”的经书(图5)。所以,湘中“梅山蛮”原始信仰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东南亚瑶族传统文化中的遗存是梅山文化的跨文化、跨区域、跨族群传播的产物,并由此看出梅山文化与瑶族传统文化信仰之间的密切的文化渊源关系。图1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梅山图”③中的瑶族狩猎场景(曾迪2004年12月拍摄)图2“梅山图”中瑶族先民的渔猎生活场景(曾迪2004年12月拍摄)图3湖南江华大路铺镇八洞村平地瑶盘承云师公保存的梅山教经书(赵书峰2018年10月拍摄)图4湖南江永松柏瑶族乡松柏村傩神(赵书峰2018年10月拍摄)·39·音乐学○①②③[宋]晁补之撰:《鸡肋集》(卷9),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第57—58页。主要用于师公的丧葬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梅山音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 赵书峰.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02)
[2]祭、戏的互文——湘中新化县“酬还都猖大愿”仪式音声解读[J]. 赵书峰.  民族艺术研究. 2015(05)
[3]湘中地区“和娘娘”音乐文化研究[J]. 赵书峰.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5(01)
[4]梅山教仪式及其音乐的文化阐释——以瑶、汉梅山教仪式为例[J]. 赵书峰.  民族艺术. 2013(02)
[5]空间转向、文化协商与身份重构——霍米·巴巴后殖民文化批评思想述评[J]. 查日新.  国外理论动态. 2011(03)
[6]湖南新化民间道教仪式的音乐民族志考察与研究——以奉家镇报木村民间丧葬仪式音乐为例[J]. 赵书峰.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0(02)
[7]明洪武年间湖南卫所设置的时空特征[J]. 孟凡松.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04)

硕士论文
[1]湖南新化县广阐宫傩仪音乐研究[D]. 石萍.湖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03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003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d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