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恒璐《华夏民族的“小宇宙”》创作技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9 05:02
作曲家姚恒璐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自幼酷爱音乐,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及对音乐的执着追求,成为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姚恒璐教授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音乐作品,他将自己的创作与中国的民间音乐文化和民族传统紧密相连。姚恒璐在钢琴曲集《华夏民族的“小宇宙”》中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童谣旋律为素材进行创作,不但将多种创作手法完美融入其中,还保持了原始童谣的风格特点,其灵活巧妙的创作手法对我国传统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的继承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本文以传统音乐分析法为基础,结合两种现代音乐分析方法(音级集合与申克式图表)对其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由绪论及两个主体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是对姚恒璐先生的艺术成就、该曲集的创作历程以及对“近似色彩区”这一概念进行简要说明;第一章对以汉族童谣为素材的16首小品进行分析,强调“色彩区”的划分与创作技术之间的联系;第二章则是对以少数民族童谣为素材的8首小品进行研究,更偏重于少数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与创作技术之间的趣味性关系。
【文章来源】: 刘锐 河北师范大学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以及需要突破的难点
四、作曲家简介
第一章 十六首汉族童谣创作技法分析
第一节 东北部平原近似色彩区的三首童谣
一、本区的界定
二、三首童谣的创作技法分析
第二节 江淮近似色彩区的三首童谣
一、本区的界定
二、三首童谣的创作技法分析
第三节 江浙平原与赣近似色彩区的三首童谣
一、江浙平原近似色彩区的界定
二、赣民歌近似色彩区的界定
三、三首童谣的创作技法分析
第四节 江汉与湘近似色彩区的五首童谣
一、江汉近似色彩区的界定
二、湘民歌近似色彩区的界定
三、五首童谣的创作技法分析
第五节 西南高原近似色彩区的两首童谣
一、本区的界定
二、两首童谣的创作技法分析
第二章 八首少数民族童谣创作技法分析
第一节 湘与粤民歌近似色彩区境域内的童谣
一、湘民歌近似色彩区境域内的童谣
二、粤民歌近似色彩区境域内的童谣
第二节 西南高原近似色彩区境域内的童谣
一、六首童谣创作技法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06317
【文章来源】: 刘锐 河北师范大学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以及需要突破的难点
四、作曲家简介
第一章 十六首汉族童谣创作技法分析
第一节 东北部平原近似色彩区的三首童谣
一、本区的界定
二、三首童谣的创作技法分析
第二节 江淮近似色彩区的三首童谣
一、本区的界定
二、三首童谣的创作技法分析
第三节 江浙平原与赣近似色彩区的三首童谣
一、江浙平原近似色彩区的界定
二、赣民歌近似色彩区的界定
三、三首童谣的创作技法分析
第四节 江汉与湘近似色彩区的五首童谣
一、江汉近似色彩区的界定
二、湘民歌近似色彩区的界定
三、五首童谣的创作技法分析
第五节 西南高原近似色彩区的两首童谣
一、本区的界定
二、两首童谣的创作技法分析
第二章 八首少数民族童谣创作技法分析
第一节 湘与粤民歌近似色彩区境域内的童谣
一、湘民歌近似色彩区境域内的童谣
二、粤民歌近似色彩区境域内的童谣
第二节 西南高原近似色彩区境域内的童谣
一、六首童谣创作技法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06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006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