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和弦”与“综合调式” ——埃克《钢琴奏鸣曲》的和声技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0 23:22
维尔纳·埃克(Werner Egk,1901-1983)是二十世纪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他的音乐语言,尤其是和声技法极具个人特色。本文以维尔纳·埃克中期作品《钢琴奏鸣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献调查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作曲家和作品本身的两个角度出发,结合作曲家的创作思维,审美理念,对作品本身的和声语汇、声部进行、曲式结构、调式特征以及终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在总结维尔纳·埃克新的和声技法基础上,结合历史发展,论述其和声技法对传统和声的继承与创新,归纳其个性化和声的形式特征,为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时期的和声现象增添研究资料。文章通过对《钢琴奏鸣曲》中的音高素材和和声技法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发现维尔纳·埃克在和弦构造上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即以“交叉和弦”的形态出现;和声进行并非“功能性”,和声进行常以保持共同音或者级进进行状态出现,和声整体趋于不协和为主体。在调式这一方面,埃克将同主音大小调性与中古调式综合在一起,形成了调式的多元综合。本文从继承与创新两个维度,来比较分析埃克与传统和声技法的关联,进一步挖掘20世纪上半叶这一和声变革时期的和声技法。维尔纳·...
【文章来源】: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交叉和弦”的表现形式
35主调式写法,且在结构上将回旋曲式的结构扩大化了。第五节和声进行1、和弦进行的方式和声进行,指各和弦的先后连接,这是和声的横向运动。和弦的进行方式指的是和弦横向运动的规律以及和声的起伏问题。和声的横向运动总是有一定逻辑的,一般的逻辑主要体现为和声的最小单位—和弦之间的连接。在埃克《第一奏鸣曲》里,和弦的进行方式主要是“交叉和弦”与“交叉和弦”之间的进行,从一个“交叉和弦”进行到另一个“交叉和弦”常以保持共同音或者级进的方式进行转换,请看下图三:图3:和弦转换图“图表中横向音的排列关系是纯五度,向右上方斜向音的排列关系是大三度,向左上方斜向音的排列关系是小三度。用短线将音与其横向,右上方斜向及左上方斜向相邻的音连接起来就形成一个个三角形。在每三个角位置的音构成大或小三和弦。”①以#C大三和弦为例:保持#C音不变,#C-#E-#G可以转换至#F大三和弦与#F小三和弦,从而实现两个不同和弦之间的交叉。这种和弦的交叉与运动保持了共同音,维持了传统的一种方式:当两个和弦的根音关系为三度时,则保持了两个共同音;当两个和弦的根音关系为四、五度时,①郭新,《自然音七和弦声部进行的转换—用新黎曼主义理论的观点分析流行音乐中的和声进行》,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10月
37第一乐章第三小节:F大三和弦(F-A-C)交叉be小三和弦(bE-bG-bB)对上例的解释说明:如上例24的第一小节所示,#f小三和弦保持其五音#C不变,将其根音#f与三音a做半音级进下行转换至#E与#G,于是便产生了#C大三和弦。这种转换方式保持了一个共同音,形成了#f小三和弦与#C大三和弦的交叉。在第一乐章的第一和第二小节中,单个交叉和弦之间的纵向关系皆为五度交叉,而横向运动关系则为三度。如下图四所示,#f小三和弦进行到了a小三和弦,#C大三和弦进行到了E大三和弦,横向的和声进行,根音之间皆为三度转换关系。图4:“交叉和弦”—“交叉和弦”的三度转换
本文编号:3028143
【文章来源】: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交叉和弦”的表现形式
35主调式写法,且在结构上将回旋曲式的结构扩大化了。第五节和声进行1、和弦进行的方式和声进行,指各和弦的先后连接,这是和声的横向运动。和弦的进行方式指的是和弦横向运动的规律以及和声的起伏问题。和声的横向运动总是有一定逻辑的,一般的逻辑主要体现为和声的最小单位—和弦之间的连接。在埃克《第一奏鸣曲》里,和弦的进行方式主要是“交叉和弦”与“交叉和弦”之间的进行,从一个“交叉和弦”进行到另一个“交叉和弦”常以保持共同音或者级进的方式进行转换,请看下图三:图3:和弦转换图“图表中横向音的排列关系是纯五度,向右上方斜向音的排列关系是大三度,向左上方斜向音的排列关系是小三度。用短线将音与其横向,右上方斜向及左上方斜向相邻的音连接起来就形成一个个三角形。在每三个角位置的音构成大或小三和弦。”①以#C大三和弦为例:保持#C音不变,#C-#E-#G可以转换至#F大三和弦与#F小三和弦,从而实现两个不同和弦之间的交叉。这种和弦的交叉与运动保持了共同音,维持了传统的一种方式:当两个和弦的根音关系为三度时,则保持了两个共同音;当两个和弦的根音关系为四、五度时,①郭新,《自然音七和弦声部进行的转换—用新黎曼主义理论的观点分析流行音乐中的和声进行》,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10月
37第一乐章第三小节:F大三和弦(F-A-C)交叉be小三和弦(bE-bG-bB)对上例的解释说明:如上例24的第一小节所示,#f小三和弦保持其五音#C不变,将其根音#f与三音a做半音级进下行转换至#E与#G,于是便产生了#C大三和弦。这种转换方式保持了一个共同音,形成了#f小三和弦与#C大三和弦的交叉。在第一乐章的第一和第二小节中,单个交叉和弦之间的纵向关系皆为五度交叉,而横向运动关系则为三度。如下图四所示,#f小三和弦进行到了a小三和弦,#C大三和弦进行到了E大三和弦,横向的和声进行,根音之间皆为三度转换关系。图4:“交叉和弦”—“交叉和弦”的三度转换
本文编号:3028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028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