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道教科仪音乐研究
本文关键词:崆峒山道教科仪音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道教是我国特有的宗教,早在东汉中后期就已出现,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崆峒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在道教产生的时候,就已经有道人在崆峒山上生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道教对我国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及深刻的影响,无论在政治、经济上,或是文学、艺术上,还有药理、养生上,甚至在各个民族的生活传统和社会风俗习惯中,都渗入了道教的思想文化。崆峒山经过千百年的历练,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和独具特色的宫殿建筑,其中包括石碑、雕刻、经书,以及其他很多宝贵的文化遗物。这些“宝藏”对崆峒山道教文化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道教科仪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它的创作与继承都涵盖了大量的民族文化气息,它发展的每一步都为今后的宗教音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主要以调查民族音乐具体案例为主,参考优秀的研究成果,查阅史料记载,并通过田野调查获取最直接的资料,由崆峒山道教的历史、文化方面出发,搜集与其相关的资料,以还原崆峒山道教科仪音乐之原貌为基础,对其进行系统、详细、更深层次的研究。文章首先以历史年线对崆峒山道教科仪音乐的萌芽、发展、兴盛、衰落、抢修进行梳理,确定崆峒山道教科仪音乐的活动现状,以此分析出崆峒山道教及其科仪音乐的历史传承和发展轨迹。其次,对崆峒山道教科仪音乐不同的类别和其在仪式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整理出崆峒山道教科仪音乐有助于修道、养生、加固道人信仰等功能,并且在仪式中用于人和神的沟通,营造出通神氛围。在此基础上,针对崆峒山道教科仪音乐的曲调形态、节奏节拍、词曲关系进行具体研究,联系所有特点,分析个中关系,根据崆峒山道教科仪音乐的创作环境,深入研究其文化内涵、细腻的摸清主旨,为道教科仪音乐在今后的继承与发展中,尽到自己绵薄之力。
【关键词】:崆峒山道教 科仪音乐 文化特质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08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0
- 1 绪论10-17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0-11
- 1.2 前人对道教音乐的研究及成果11-15
- 1.2.1 初始期11-12
- 1.2.2 高潮期12-15
- 1.3 本课题使用的研究方法15-16
- 1.3.1 研究角度与方法15
- 1.3.2 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的综合运用15-16
- 1.4 研究创新之处16-17
- 2 历史文化中的崆峒山及其道教17-26
- 2.1 崆峒山道教的源流及历史沿革17-23
- 2.1.1 道教纪年19-21
- 2.1.2 崆峒山道教宫观体质21-22
- 2.1.3 道教科仪音乐的发展22-23
- 2.2 崆峒山道教组织23-26
- 2.2.1 黄篆会23-24
- 2.2.2 背光会24-25
- 2.2.3 腊匣会25
- 2.2.4 水会25-26
- 3 道教科仪活动实录26-35
- 3.1 早晚功课27-28
- 3.2 真武圣诞科仪实录28-35
- 3.2.1 天地科仪30-31
- 3.2.2 祝将科仪31-32
- 3.2.3 转天尊32-33
- 3.2.4 祝寿科仪33-35
- 4 崆峒山道教科仪中的音乐研究35-45
- 4.1 调式及旋律特点35-38
- 4.1.1 以宫和徵为主的五声调式36-37
- 4.1.2 相似的旋律线和旋律的变形出现37-38
- 4.2 节奏节拍及伴奏分析38-43
- 4.2.1 节奏分析39-40
- 4.2.2 节拍分析40
- 4.2.3 法器伴奏40-43
- 4.3 韵调中的经文43-45
- 5 崆峒山道教科仪音乐的文化特质45-50
- 5.1 崆峒山的地理位置45-47
- 5.2 崆峒山道教科仪音乐的功能47-48
- 5.2.1 休养生息、巩固信仰47-48
- 5.2.2 营造通神氛围48
- 5.3 崆峒山道教科仪音乐的多元性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4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54-55
- 附录55-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禹;第二届庐山道教文化研讨会感怀[J];中国道教;2000年05期
2 卿希泰;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J];中国道教;2000年06期
3 牟钟鉴;关于生活道教的思考[J];中国道教;2000年06期
4 吴洲;文化类型学研究的一部巨著——评《道教文化新典》[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5 卿希泰;在世纪之交展望道教文化的未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黄永锋;《道教文化新典》评介[J];宗教学研究;2000年02期
7 ;向上提升 向下扎根 对新世纪道教文化发展的期望[J];中国道教;2001年03期
8 卢世菊;道教文化与中国民间习俗[J];中国道教;2001年05期
9 章伟文;“道教文化与现代生活”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02期
10 丁培仁;道教与民俗浅议──以斋醮、礼俗为例[J];宗教学研究;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卿希泰;;试论道教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张应超;;新世纪中发扬光大道教文化的思考[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张金涛;柔弱;;新世纪道教前途走向之我见[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冯可珠;;二十一世纪道教如何立足社会[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张应超;;简论道教教义与道教承传及其和当代社会相适应[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马腾云;;纪念老子诞辰2574周年题词[A];老子故里话老子(第十一集)[C];2004年
7 盖建民;;从道教生命哲学看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8 李刚;;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9 李似珍;;道教网络建设之我见[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李刚;;二十一世纪道教文化展望[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赖晓莉;道教与世界[N];成都日报;2006年
2 孙浩然;道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中国民族报;2006年
3 宋文英;加强道教文化旅游的研究与开发[N];联合日报;2009年
4 李光照 本报记者 袁弘;“没事偷着乐”体现了道教中的乐观主义[N];成都日报;2009年
5 记者 蓝希峰;挖掘道教文化资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3年
6 牟钟鉴;开创东亚道教研究崭新局面[N];中国民族报;2014年
7 张开华 浦东新区政协委员 浦东新区道教协会副会长;浅谈道教对中华民俗文化的影响(下)[N];联合时报;2014年
8 胡锐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道教文化开发中不能忽视的重要遗产[N];中国民族报;2014年
9 贵州省道教协会会长 张崇新;发挥道教传统优势 服务五大改革目标[N];贵州民族报;2014年
10 赵洁民 刘月霞 侯志华;道教的生死智慧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N];中国民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闵丽;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道教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袁瑾;汉传佛教瑜伽焰口与全真道教铁罐施食仪式音乐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张子建;不二法门本体论视野下的道教、藏传佛教修行原理钩沉[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一;崆峒山道教科仪音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香凤;龙虎山道教文化与旅游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笛;道教文化在土家族丧葬绘画中的体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4 苌乾坤;安徽齐云山道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杜莹;中国古代道教科技文献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6 李西林;鄂西清太坪镇道教文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黄欣;敦煌道教类书文献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8 王梦s,
本文编号:304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0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