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歌绞八板》作品及演奏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25 21:44
本论文由绪论和两个章节以及结语构成。采用了文献研究、调查访谈、演奏实践等方法,以“凤阳歌”和“八板”为线索,延伸到笛曲《凤阳歌绞八板》的历史背景、音乐素材、曲式结构、演奏技法等方面的研究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以历史源流为切入点,对民间曲牌《凤阳歌》、《八板》的流传演变轨迹及其音乐特点进行论述,明确民间曲牌与笛子独奏曲间的联系。第二节对笛曲《凤阳歌绞八板》的历史背景、传播影响等方面展开调查总结,为更深入的分析作品进行铺垫。第二章为本文研究重点,从乐曲的曲式结构、旋律调性、演奏技法、特殊开孔等方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笛曲《凤阳歌绞八板》进行分析,剖析重难点乐句,探究演奏中的风格技巧。结语总结研究结论,并由此引申到对山东传统民间音乐的继承保护、民间音乐专业化发展的思考。目前对于《凤阳歌绞八板》这首经典竹笛作品文献资料较少,笔者力图客观、真实的对本课题进行研究,丰富对该作品文化内涵和民族元素特点的认知,积累补充中国笛曲研究的资料,以此来指导现实中的练习与演奏。
【文章来源】: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凤阳歌绞八板》的历史及演变
第一节 《凤阳歌》与《八板》的流变轨迹
第二节 曲目介绍
第二章 《凤阳歌绞八板》作品及演奏分析
第一节 作品结构
第二节 演奏分析
结语
注释与引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传统器乐曲牌“八板”的再认识[J]. 周婉嫣. 音乐创作. 2015(11)
[2]民族民间音乐对笛曲创作的影响[J]. 李展. 齐鲁艺苑. 2013(01)
[3]从《凤阳歌》的发展看俗曲向说唱、戏曲之流变[J]. 邵彬,陈玉琛. 民族艺术. 2012(02)
[4]戏曲元素对笛曲创作、演奏之影响[J]. 姜伟强. 戏剧丛刊. 2012(01)
[5]源远流长的齐鲁器乐文化[J]. 齐人. 齐鲁艺苑. 1994(03)
[6]笛子的碎吐及其演奏[J]. 曲广义. 人民音乐. 1984(07)
[7]任同祥的唢呐演奏艺术[J]. 秀生. 人民音乐. 1982(06)
[8]鲁西南鼓吹乐初探[J]. 王希彦. 齐鲁艺苑. 1982(00)
本文编号:3100376
【文章来源】: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凤阳歌绞八板》的历史及演变
第一节 《凤阳歌》与《八板》的流变轨迹
第二节 曲目介绍
第二章 《凤阳歌绞八板》作品及演奏分析
第一节 作品结构
第二节 演奏分析
结语
注释与引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传统器乐曲牌“八板”的再认识[J]. 周婉嫣. 音乐创作. 2015(11)
[2]民族民间音乐对笛曲创作的影响[J]. 李展. 齐鲁艺苑. 2013(01)
[3]从《凤阳歌》的发展看俗曲向说唱、戏曲之流变[J]. 邵彬,陈玉琛. 民族艺术. 2012(02)
[4]戏曲元素对笛曲创作、演奏之影响[J]. 姜伟强. 戏剧丛刊. 2012(01)
[5]源远流长的齐鲁器乐文化[J]. 齐人. 齐鲁艺苑. 1994(03)
[6]笛子的碎吐及其演奏[J]. 曲广义. 人民音乐. 1984(07)
[7]任同祥的唢呐演奏艺术[J]. 秀生. 人民音乐. 1982(06)
[8]鲁西南鼓吹乐初探[J]. 王希彦. 齐鲁艺苑. 1982(00)
本文编号:3100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100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