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望华《“茉莉花”幻想曲》演奏探析及演奏心得
发布时间:2021-04-14 11:24
储望华是我国著名的旅澳华裔作曲家、钢琴家,他对我国钢琴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3年,储望华先生根据中国经典民歌“茉莉花”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钢琴独奏曲——《“茉莉花”幻想曲》。改编后的作品将西方作曲技法与具有民族特色的和声配置相结合,旋律秀丽,布局谨慎,织体丰富,和声独特,技法新颖,成为中国现代钢琴音乐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翻阅参考文献,对作曲家及该曲的创作背景进行简要概述,在此基础上,用文献研究法对该作品的素材来源、曲式结构、和声特色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演奏心得,对其中出现的演奏技巧提出个人的理解与建议,并总结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练习方法。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离调
储望华《“茉莉花”幻想曲》演奏探析及演奏心得6上的变化。在作曲家笔下,《“茉莉花”幻想曲》这首作品通过多次使用离调手法,引起调性色彩的变化,来增强乐曲的感染力。如图示1-4乐曲开篇的引子部分,以两小节为一个单位进行离调。3-4小节,由主调E徵离调至降E羽,5-6小节,离调至加入变宫的六声调式E羽。图1-4乐曲主题A段,第13小节离调至加入变宫的六声调式E宫调,第一拍和弦在Ⅵ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织体与第9小节相似,如图示1-5。图1-5第28-29小节,两拍为一个单位,由乐曲的主调A宫系统以三个半音关系向下移调模进,#F宫-降E宫-C宫-A宫。接着,第30-31小节以小节为单位,从升C羽移调至降B羽,第32小节的和声属于现代和声技法,以全音音阶的形式构成。作曲家在和声内部作出微小的变化,借助四度和声的叠置以及下行模进,给听众带来耳目一新的音响效果。形象的描绘了花园中茉莉花缤纷飘散的动态情景,为再次描述茉莉花开做准备,如图1-6。
储望华《“茉莉花”幻想曲》演奏探析及演奏心得6上的变化。在作曲家笔下,《“茉莉花”幻想曲》这首作品通过多次使用离调手法,引起调性色彩的变化,来增强乐曲的感染力。如图示1-4乐曲开篇的引子部分,以两小节为一个单位进行离调。3-4小节,由主调E徵离调至降E羽,5-6小节,离调至加入变宫的六声调式E羽。图1-4乐曲主题A段,第13小节离调至加入变宫的六声调式E宫调,第一拍和弦在Ⅵ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织体与第9小节相似,如图示1-5。图1-5第28-29小节,两拍为一个单位,由乐曲的主调A宫系统以三个半音关系向下移调模进,#F宫-降E宫-C宫-A宫。接着,第30-31小节以小节为单位,从升C羽移调至降B羽,第32小节的和声属于现代和声技法,以全音音阶的形式构成。作曲家在和声内部作出微小的变化,借助四度和声的叠置以及下行模进,给听众带来耳目一新的音响效果。形象的描绘了花园中茉莉花缤纷飘散的动态情景,为再次描述茉莉花开做准备,如图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钢琴独奏曲《茉莉花》的改编[J]. 储望华. 钢琴艺术. 2005(10)
硕士论文
[1]“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钢琴音乐的世界传播[D]. 张维维.四川师范大学 2019
[2]储望华五首钢琴作品和声技法研究[D]. 阮嫄.山东师范大学 2018
[3]储望华钢琴作品《茉莉花》的乐曲分析及演奏处理[D]. 周梓悦.湖北师范大学 2018
[4]两首采用江苏民歌《茉莉花》旋律的钢琴独奏曲之比较研究[D]. 王玺.山东师范大学 2017
[5]储望华改编民歌元素的钢琴曲的音乐性和演奏研究[D]. 吴一帆.西安音乐学院 2017
[6]储望华钢琴改编曲《茉莉花》的创作特征和演奏分析[D]. 李禹潼.南京艺术学院 2017
[7]储望华钢琴曲《茉莉花》的艺术特色与演奏分析[D]. 李伊贝伦.安徽大学 2017
[8]储望华钢琴独奏《茉莉花》技法与演奏研究[D]. 陈怡.云南师范大学 2015
[9]浅论储望华先生的钢琴音乐创作[D]. 丹凡.西安音乐学院 2013
[10]储望华钢琴作品《茉莉花》的和声配置特色初探[D]. 汤璇.福建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37229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离调
储望华《“茉莉花”幻想曲》演奏探析及演奏心得6上的变化。在作曲家笔下,《“茉莉花”幻想曲》这首作品通过多次使用离调手法,引起调性色彩的变化,来增强乐曲的感染力。如图示1-4乐曲开篇的引子部分,以两小节为一个单位进行离调。3-4小节,由主调E徵离调至降E羽,5-6小节,离调至加入变宫的六声调式E羽。图1-4乐曲主题A段,第13小节离调至加入变宫的六声调式E宫调,第一拍和弦在Ⅵ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织体与第9小节相似,如图示1-5。图1-5第28-29小节,两拍为一个单位,由乐曲的主调A宫系统以三个半音关系向下移调模进,#F宫-降E宫-C宫-A宫。接着,第30-31小节以小节为单位,从升C羽移调至降B羽,第32小节的和声属于现代和声技法,以全音音阶的形式构成。作曲家在和声内部作出微小的变化,借助四度和声的叠置以及下行模进,给听众带来耳目一新的音响效果。形象的描绘了花园中茉莉花缤纷飘散的动态情景,为再次描述茉莉花开做准备,如图1-6。
储望华《“茉莉花”幻想曲》演奏探析及演奏心得6上的变化。在作曲家笔下,《“茉莉花”幻想曲》这首作品通过多次使用离调手法,引起调性色彩的变化,来增强乐曲的感染力。如图示1-4乐曲开篇的引子部分,以两小节为一个单位进行离调。3-4小节,由主调E徵离调至降E羽,5-6小节,离调至加入变宫的六声调式E羽。图1-4乐曲主题A段,第13小节离调至加入变宫的六声调式E宫调,第一拍和弦在Ⅵ级上构成的小三和弦,织体与第9小节相似,如图示1-5。图1-5第28-29小节,两拍为一个单位,由乐曲的主调A宫系统以三个半音关系向下移调模进,#F宫-降E宫-C宫-A宫。接着,第30-31小节以小节为单位,从升C羽移调至降B羽,第32小节的和声属于现代和声技法,以全音音阶的形式构成。作曲家在和声内部作出微小的变化,借助四度和声的叠置以及下行模进,给听众带来耳目一新的音响效果。形象的描绘了花园中茉莉花缤纷飘散的动态情景,为再次描述茉莉花开做准备,如图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钢琴独奏曲《茉莉花》的改编[J]. 储望华. 钢琴艺术. 2005(10)
硕士论文
[1]“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钢琴音乐的世界传播[D]. 张维维.四川师范大学 2019
[2]储望华五首钢琴作品和声技法研究[D]. 阮嫄.山东师范大学 2018
[3]储望华钢琴作品《茉莉花》的乐曲分析及演奏处理[D]. 周梓悦.湖北师范大学 2018
[4]两首采用江苏民歌《茉莉花》旋律的钢琴独奏曲之比较研究[D]. 王玺.山东师范大学 2017
[5]储望华改编民歌元素的钢琴曲的音乐性和演奏研究[D]. 吴一帆.西安音乐学院 2017
[6]储望华钢琴改编曲《茉莉花》的创作特征和演奏分析[D]. 李禹潼.南京艺术学院 2017
[7]储望华钢琴曲《茉莉花》的艺术特色与演奏分析[D]. 李伊贝伦.安徽大学 2017
[8]储望华钢琴独奏《茉莉花》技法与演奏研究[D]. 陈怡.云南师范大学 2015
[9]浅论储望华先生的钢琴音乐创作[D]. 丹凡.西安音乐学院 2013
[10]储望华钢琴作品《茉莉花》的和声配置特色初探[D]. 汤璇.福建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37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13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