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乐记》中“乐”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1-04-14 17:22
  《乐记》是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论著,强调了"乐"的教化功能,蕴含着中国古人用"乐"来辅助治理国家的智慧,两千多年来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矛盾、新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并发挥作用成为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探究《乐记》中"乐"的教化功能思想及其实现路径,以求从中汲取符合时代要求、有益治理实践的精神营养。 

【文章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乐记》有关音乐的本质及其功能的论述
    (一)音乐的本质
    (二)音乐的功能
二、“乐”的教化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一)个人素养的教化功能
    (二)实现路径
三、“乐”的社会规范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一)社会规范功能
    (二)实现路径
四、“乐”的文化传承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一)文化传承功能
    (二)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礼记·乐记》的三重立论根据[J]. 陈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2]论《乐记》对宋代理学家乐论的塑形[J]. 康勤.  学术界. 2016(05)
[3]《乐记》袭《易》考——《乐记》对《周易》思想的继承[J]. 黄晓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4]中国古代音乐功能再探[J]. 李新现.  中国音乐学. 2010(01)
[5]《乐记》的价值观及其实现路径[J]. 王宝军,李德民.  学术交流. 2009(08)
[6]《易传》对《乐记》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 ——兼谈《乐记》中两个相互游离的美学观[J]. 张义宾.  周易研究. 2002(04)



本文编号:3137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137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f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