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敦煌壁画中的弹拨乐器

发布时间:2021-04-14 20:29
  <正>在敦煌壁画中有一个极为壮观的音乐世界。即壁画中描绘有大量的古代乐舞表演和乐器图像资料。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五个庙五处石窟。以莫高窟的规模最大,有492个洞窟。其中有音乐的洞窟240个,绘制乐伎3520身,乐队490组。乐器吹拉弹打四大类,有45种4549件。其中弹拨乐器11种,包括琵琶、五弦、阮、花边阮、葫芦琴、弯琴、琴、筝、瑟、箜篌、凤首箜篌,共计1291件。这里面有两种乐器胡琴和凤首箜篌在莫高窟壁画中 

【文章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敦煌壁画中的弹拨乐器


经变画乐伎(莫高窟85窟———晚唐)

初唐,莫高窟


一直沿袭绘制。它的造型有凤首和琵琶的共鸣箱,但弯曲成弓形。一根弦或几根弦,弦不可能贴琴板面,不能按音演奏。但是它造型华丽,艺术效果突出。可能为画工的艺术构思,从琵琶衍变而来。这种艺术构思也影响了新疆,壁画中也有弯琴的图像(图15)。图12.织胜光佛五星图(绢画)图13.莫高窟266窟———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初唐图14.莫高窟322窟———初唐图15.莫高窟161窟———晚唐5.阮阮和琵琶在敦煌壁画中同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应用比琵琶少。仅有65只。阮的图形短颈和长柄都有,长柄居多,拨弹和手弹均有,拨弹居多(图16)。6.花边阮花边阮出现在莫高窟初唐220窟的乐队和盛唐217窟的和天宫“不鼓自鸣”中,仅此两例。造型为曲项、五弦、花瓣形共鸣箱,形似现在的大阮和低音乐器。文献中未有记载,后代未见流行。但此乐器造型美观合理,是一种可实用的乐器。我们已经仿制成功,音色很好,使·49·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9年第1期

莫高窟,初唐


一直沿袭绘制。它的造型有凤首和琵琶的共鸣箱,但弯曲成弓形。一根弦或几根弦,弦不可能贴琴板面,不能按音演奏。但是它造型华丽,艺术效果突出。可能为画工的艺术构思,从琵琶衍变而来。这种艺术构思也影响了新疆,壁画中也有弯琴的图像(图15)。图12.织胜光佛五星图(绢画)图13.莫高窟266窟———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初唐图14.莫高窟322窟———初唐图15.莫高窟161窟———晚唐5.阮阮和琵琶在敦煌壁画中同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应用比琵琶少。仅有65只。阮的图形短颈和长柄都有,长柄居多,拨弹和手弹均有,拨弹居多(图16)。6.花边阮花边阮出现在莫高窟初唐220窟的乐队和盛唐217窟的和天宫“不鼓自鸣”中,仅此两例。造型为曲项、五弦、花瓣形共鸣箱,形似现在的大阮和低音乐器。文献中未有记载,后代未见流行。但此乐器造型美观合理,是一种可实用的乐器。我们已经仿制成功,音色很好,使·49·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9年第1期


本文编号:3137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137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f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