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寻根求源与传承发展:郑觐文“国乐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08:47

  本文关键词:寻根求源与传承发展:郑觐文“国乐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音乐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与文化土壤中的艺术形态,音乐的传统则是中国音乐永恒的灵魂和生命。“寻根求源”,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创造出新的民族音乐形态,是我们这一代音乐人的时代使命。本选题的研究思路,一是关于郑觐文寻求近代适合“国乐”复兴之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继承与发展传统礼乐文化路径的思考与求索;二是通过透视郑觐文的“国乐观”,探索发现符合当下社会形态下的传统音乐文化之根与专业音乐创作之根,找寻继承与发展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路径选择。“国乐观”是关于郑觐文“国乐”思想体系的总体把握和诠释。本文通过对郑觐文相关史学资料和其思想言论的分析,构建了郑觐文“国乐观”的主体框架;通过对郑觐文思想言论进行言内、言外、言后三个向度的史学分析,最终形成对郑觐文“国乐观”的现实思考、价值追问以及对当代中国国乐传承与发展的理性思考。本课题研究对于探索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重新确立中国音乐文化之根的文化基础,并使之成为当下音乐文化建设的土壤和依据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郑觐文 国乐观 礼乐文化 传承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09.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7-8
  • 二、研究动态和现状8-9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9-12
  • 第一章 西学东渐,郑觐文“国乐观”的形成12-23
  • 第一节 郑觐文“国乐观”形成的历史动因12-16
  • 一、对西乐和国乐的思索与忧虑12-13
  • 二、“徒习外风、以易国性”的不安与恐惧13-15
  • 三、复兴礼乐、振兴国乐的执着信念15-16
  • 第二节 对“西乐优”而“中乐劣”的理性思考16-19
  • 一、中乐与西乐“不同的不同”16-18
  • 二、中乐与西乐“不及的不同”18-19
  • 第三节 郑觐文“国乐观”的内涵阐释19-23
  • 一、“国乐”的概念与内容20-21
  • 二、郑觐文“国乐观”的内涵实质21-23
  • 第二章 复兴礼乐:振兴“国乐”的先导23-35
  • 第一节 儒学为主的中国乐学理论23-28
  • 一、自然孕育的乐学体系23-25
  • 二、脱胎于儒学思想的音乐教化功能25-27
  • 三、中国音乐文化的精神伦理制度27-28
  • 四、订正宫调为振兴国乐的先导28
  • 第二节 撰写切要的相关书籍28-35
  • 一、编写《中国音乐史》29-32
  • 二、编写《箫笛新谱》和《雅乐新编》32-35
  • 第三章 礼乐传承:国乐改良的发展道路35-49
  • 第一节 改良古乐乐律学体系35-38
  • 一、定十二律律制为基本律法35-36
  • 二、定黄钟为主音36-37
  • 三、改良工尺谱,发明七线谱37-38
  • 第二节 仿制与改良古乐器38-42
  • 一、仿古乐器的制作38-39
  • 二、仿古乐器的改良39-40
  • 三、仿古乐器的应用40-42
  • 第三节 组建新型国民乐队42-49
  • 一、国乐欲兴,需从大乐做起42-44
  • 二、“中体西用”,扩大乐队编制44-45
  • 三、编写国民大乐45-49
  • 第四章 与西乐比肩,实现“音乐大同”49-56
  • 第一节 郑觐文“音乐大同”的思想来源49-52
  • 一、康有为《大同书》的直接来源49-50
  • 二、孔子“大同”思想的源头活水50-51
  • 三、时代的社会背景使然51-52
  • 第二节 郑觐文“音乐大同”思想内涵52-56
  • 一、何谓“音乐大同”52-53
  • 二、郑觐文“音乐大同”思想的内涵实质53-56
  • 第五章 郑觐文“国乐观”的价值追问与反思56-65
  • 第一节 郑觐文“国乐观”的价值追问56-59
  • 一、郑觐文“国乐观”的史学价值56
  • 二、关于郑觐文“国乐观”的文化传承56-58
  • 三、关于郑觐文“国乐观”之礼乐改良58-59
  • 第二节 郑觐文“国乐观”的现实反思59-65
  • 一、二十一世纪:郑觐文“国乐观”之内涵阐释59-61
  • 二、二十一世纪:郑觐文“国乐观”之传承与发展61-65
  • 结论65-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文霞;郑觐文佚篇《辟中国无文化可言之谰言》论考[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陈正生;郑觐文与大同乐会[J];乐器;1994年02期

3 陈正生;大同乐会活动纪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4 陈正生;也谈大同乐会[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9年03期

5 凌律;;大同乐会民族乐器图片简释——兼谈大同乐会和创办人郑觐文[J];乐器;1982年01期

6 陈正生;;郑觐文与20世纪初民族乐器改革[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8年S1期

7 郑体思;;抗战前后的两个“大同乐会”(完结篇)[J];乐器;2012年12期

8 洛秦;郑觐文《中国音乐史》述评[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9 杨建琴;;郑觐文对民族音乐的贡献[J];兰台世界;2014年13期

10 冯雷;;重庆大同乐会考(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师莹;寻根求源与传承发展:郑觐文“国乐观”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6年

2 王丽丽;郑觐文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刘真;郑觐文音乐著述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紫娟;大同乐会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寻根求源与传承发展:郑觐文“国乐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15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a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