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蒂钢琴作品旋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7 21:51
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1866-1925)19/20世纪之交的法国作曲家,其音乐创作涉及钢琴独奏、钢琴四手联弹、钢琴伴唱、戏剧音乐、芭蕾音乐等。以上种类中钢琴作品数量最多,通过分析这些作品可以总结出他的创作风格及技法。身为世纪之交的作曲家,选择哪种风格的创作或者作出何种创新能使自己脱颖而出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萨蒂一生都在尝试着打破陈规作出改变,探求新路。他的风格是多变的,其创作对同期及其后的作曲家具有重大的影响。以萨蒂钢琴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旋律为切入点,研究其旋律调式材料,旋律形态特点,旋律发展手法等,可以系统整理和探索萨蒂的创作特色。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述萨蒂钢琴创作的五个分期,对其生活经历、时期内风格偏好以及技术使用等做出简要梳理。第二章着力研究萨蒂旋律调式材料的使用,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归纳该作曲家对于传统调式、中古调式、人工调式、二重调性等的灵活使用。得出结论:萨蒂善于运用中古调式,在原有调式之上灵活创新,形成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艺术风格。第三章研究旋律线的形态特点及内容表现,分析常见的直线形、曲线型旋律形态,以及作曲家赋予该线型形态的特有内涵表达。提出“面状旋律”概...
【文章来源】: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章节安排及说明
第一章 萨蒂钢琴作品分期简述
一、早期(1890年之前)
二、1891-1895 玫瑰十字时期
三、1896-1910 寻觅徘徊时期
四、1911-1915 幽默创作时期
五、1916-1920 末期
第二章 旋律调式材料特点
第一节 传统调式
第二节 中古调式
第三节 人工调式
第四节 旋律调性
第五节 同名调群
第六节 二重调性
第三章 旋律形态特点及表现
第一节 直线形旋律
第二节 曲线型旋律
第三节 面状旋律
第四章 旋律发展手法
第一节 反复式
第二节 变奏式
第三节 模进式
第四节 派生式
第五节 拼贴式
第五章 论旋律节拍节奏特点
第一节 含拍号及小节线的音乐
第二节 无拍号及小节线的音乐
结语
附录 萨蒂钢琴作品名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阿尔班·贝尔格《为独唱和钢琴所作的七首早期歌曲》技法风格探析[J]. 聂普荣,冯存凌.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9(03)
[2]谈萨蒂钢琴曲《裸体歌舞》整体技术的简朴化[J]. 胡磊. 当代音乐. 2019(07)
[3]萨蒂《吉姆诺佩蒂亚舞曲》的创作缘起与演奏诠释[J]. 张霞. 当代音乐. 2019(02)
[4]音乐修辞——以拉威尔《A小调钢琴三重奏》“帕萨卡利亚”中“下行四音音列”的运用为例[J]. 孙斐然. 黄河之声. 2018(16)
[5]音乐语言的构建及表述——论广义音乐修辞[J]. 王丹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8(04)
[6]永恒的喜悦与悲伤——《约翰受难乐》两首女高音咏叹调创作技法暨风格探析[J]. 聂普荣,冯存凌.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8(03)
[7]从J·S·巴赫的时代探讨其音乐的理解和接受[J]. 聂普荣,冯存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8(03)
[8]纳粹德国时期的笑话[J]. 徐贲. 世界文化. 2018(04)
[9]关于旋律的定义与意义的思考[J]. 田耀农,田小康. 中国音乐. 2018(02)
[10]历史语境中的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1)的主题分析[J]. 邹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01)
博士论文
[1]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诗乐关系研究[D]. 冯存凌.上海音乐学院 2009
[2]巴赫《b小调弥撒》音乐风格研究[D]. 王丹丹.上海音乐学院 2007
[3]萨蒂研究:风格、技术与价值[D]. 刘瑾.上海音乐学院 2006
硕士论文
[1]陈培勋第一交响曲《我的祖国》旋律技法研究[D]. 王欣.浙江师范大学 2018
[2]旋律形态对情绪影响的实证研究[D]. 朱婕.西南大学 2017
[3]萨蒂早期音乐作品中的和声技法研究[D]. 李俊祺.武汉音乐学院 2016
[4]柴科夫斯基《杜姆卡》旋律特征分析[D]. 张博.沈阳师范大学 2016
[5]西方早期音乐的旋律特征[D]. 费尔真.星海音乐学院 2014
[6]哈恰图良芭蕾组曲《斯巴达克》第一组曲的旋律结构与和声语言研究[D]. 袁勤豹.西南大学 2014
[7]探析维尼亚夫斯基《随想曲与现代练习曲》(Op.10)的旋律形态与演奏技巧[D]. 刘婷.上海大学 2014
[8]衍生·裂变·重组[D]. 申小龙.南京艺术学院 2014
[9]论肖邦谐谑曲的旋律形态及其内涵[D]. 周淼晔.燕山大学 2013
[10]肖邦四首叙事曲之旋律分析与演奏建议[D]. 宋维韵.燕山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74112
【文章来源】: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章节安排及说明
第一章 萨蒂钢琴作品分期简述
一、早期(1890年之前)
二、1891-1895 玫瑰十字时期
三、1896-1910 寻觅徘徊时期
四、1911-1915 幽默创作时期
五、1916-1920 末期
第二章 旋律调式材料特点
第一节 传统调式
第二节 中古调式
第三节 人工调式
第四节 旋律调性
第五节 同名调群
第六节 二重调性
第三章 旋律形态特点及表现
第一节 直线形旋律
第二节 曲线型旋律
第三节 面状旋律
第四章 旋律发展手法
第一节 反复式
第二节 变奏式
第三节 模进式
第四节 派生式
第五节 拼贴式
第五章 论旋律节拍节奏特点
第一节 含拍号及小节线的音乐
第二节 无拍号及小节线的音乐
结语
附录 萨蒂钢琴作品名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阿尔班·贝尔格《为独唱和钢琴所作的七首早期歌曲》技法风格探析[J]. 聂普荣,冯存凌.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9(03)
[2]谈萨蒂钢琴曲《裸体歌舞》整体技术的简朴化[J]. 胡磊. 当代音乐. 2019(07)
[3]萨蒂《吉姆诺佩蒂亚舞曲》的创作缘起与演奏诠释[J]. 张霞. 当代音乐. 2019(02)
[4]音乐修辞——以拉威尔《A小调钢琴三重奏》“帕萨卡利亚”中“下行四音音列”的运用为例[J]. 孙斐然. 黄河之声. 2018(16)
[5]音乐语言的构建及表述——论广义音乐修辞[J]. 王丹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8(04)
[6]永恒的喜悦与悲伤——《约翰受难乐》两首女高音咏叹调创作技法暨风格探析[J]. 聂普荣,冯存凌.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8(03)
[7]从J·S·巴赫的时代探讨其音乐的理解和接受[J]. 聂普荣,冯存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8(03)
[8]纳粹德国时期的笑话[J]. 徐贲. 世界文化. 2018(04)
[9]关于旋律的定义与意义的思考[J]. 田耀农,田小康. 中国音乐. 2018(02)
[10]历史语境中的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1)的主题分析[J]. 邹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01)
博士论文
[1]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诗乐关系研究[D]. 冯存凌.上海音乐学院 2009
[2]巴赫《b小调弥撒》音乐风格研究[D]. 王丹丹.上海音乐学院 2007
[3]萨蒂研究:风格、技术与价值[D]. 刘瑾.上海音乐学院 2006
硕士论文
[1]陈培勋第一交响曲《我的祖国》旋律技法研究[D]. 王欣.浙江师范大学 2018
[2]旋律形态对情绪影响的实证研究[D]. 朱婕.西南大学 2017
[3]萨蒂早期音乐作品中的和声技法研究[D]. 李俊祺.武汉音乐学院 2016
[4]柴科夫斯基《杜姆卡》旋律特征分析[D]. 张博.沈阳师范大学 2016
[5]西方早期音乐的旋律特征[D]. 费尔真.星海音乐学院 2014
[6]哈恰图良芭蕾组曲《斯巴达克》第一组曲的旋律结构与和声语言研究[D]. 袁勤豹.西南大学 2014
[7]探析维尼亚夫斯基《随想曲与现代练习曲》(Op.10)的旋律形态与演奏技巧[D]. 刘婷.上海大学 2014
[8]衍生·裂变·重组[D]. 申小龙.南京艺术学院 2014
[9]论肖邦谐谑曲的旋律形态及其内涵[D]. 周淼晔.燕山大学 2013
[10]肖邦四首叙事曲之旋律分析与演奏建议[D]. 宋维韵.燕山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74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17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