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从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看多样化风格作品演唱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05-25 18:43
  雷佳是我国年轻一代歌唱家中的代表,其演唱技术的精湛、舞台表演的丰满、人物塑造的准确都很值得声乐学习者们研究学习。2013年雷佳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攻读中国民族艺术表演博士学位,博士学习期间,雷佳求新、求变,尝试、涉猎、挑战用声能力极限,演唱了多样化风格的作品,为声乐界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可能,那就是一名成熟的歌者可以兼容演唱多种不同风格的作品,这是一种演唱能力。什么是演唱风格?演唱风格是指歌唱者演唱一种特定的音乐风格、语言风格以及情感风格作品时,所呈现出的集用声技术、情感状态、语言字腔状态等方面的差异性把握。不同的音乐风格、语言风格及情感风格作品,应该使用不同的演唱风格。本文通过对雷佳博士系列音乐会现场演唱实况,进行了梳理性研究,同时结合其本人的声乐学习之路,及其音乐会所呈现出的多风格作品演唱能力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中引出了本文要探讨的话题——多样化风格作品演唱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话题中笔者从以下六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块,叙述介绍了雷佳的学习经历,从少年学“戏”、到青年学“民”、再到博士求“变”,回顾雷佳一路以来的艺术之路及其取得的成就。第二部分对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综合歌曲...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雷佳“成长之路”
    (一)少年学“戏”
    (二)青年学“民”
    (三)博士求“变”
二、雷佳博士系列音乐会简述
    (一)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综合歌曲专场音乐会
        1.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及早期艺术歌曲
        2.外国歌剧咏叹调
        3.中国歌剧选段
        4.中国当代创作歌曲
    (二)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民族民间歌曲专场音乐会
三、雷佳博士系列音乐会所展现的演唱能力
    (一)多样化风格曲目的驾驭
        1.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及早期艺术歌曲
        2.外国歌剧咏叹调
        3.中国歌剧选段
        4.中国当代创作歌曲
        5.中国民族民间歌曲
    (二)多种风格演唱技术的运用
        1.悠长古韵“中国腔”
        2.典雅立体“异国腔”
        3.高低强弱“剧中人”
        4.立足民间“原生态”
    (三)多样化风格语言能力的运用
        1.多民族语言的风格化运用
        2.巧用地方方言塑造特色语境
        3.风格化元音衬腔技术
四、多样化风格作品演唱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多样化审美意识的建立
        1.紧跟时代脉搏,积极求变
        2.广泛感知和涉猎多样化艺术流派
        3.尝试接受和欣赏多样化风格的艺术形式
    (二)歌唱用声能力的培养和挖掘
        1.音域的拓展
        2.音色的调试
    (三)情感风格的自我定位与调控
        1.人物风格
        2.时代风格
    (四)歌唱技术的全面掌握与针对性运用训练
        1.对人声乐器的认知
        2.声门与气流关系的把握
        3.共鸣技术的科学运用
        4.字声关系的有效把握
        5.真假声机能的训练
        6.混声用法
    (五)舞台唱、演的综合实践
    (六)歌唱者多元化思维的养成
五、多样化风格作品中的优秀范例
    (一)吴碧霞“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二)廖昌永“世界级跨界”
    (三)石倚洁“声入人心”
六、多样化风格作品演唱能力培养探索中的几点思考
    (一)多样化风格演唱能力相交相融中的“限度”
    (二)立足自身,把握风格,适度“跨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声入人心》看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跨界与创新[J]. 李芙.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9(04)
[2]浅谈《声入人心》跨界音乐演唱对中国美声发展的影响[J]. 陈翰戎,覃俐婷.  艺术评鉴. 2019(05)
[3]歌唱“字声”奥妙探微[J]. 侯文杰.  艺术评鉴. 2018(23)
[4]美声与流行音乐“跨界”对话的文化因素[J]. 崔杨俊麒.  黄河之声. 2018(12)
[5]跨界音乐对声乐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J]. 王丹.  大众文艺. 2018(15)
[6]用歌声传承民族之魂——记雷佳民族民间歌曲专场音乐会[J]. 宋亮亮.  歌剧. 2018(01)
[7]“跨界”视野下高师音乐教育目标的微调[J]. 周媛.  音乐创作. 2017(11)
[8]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从雷佳毕业音乐会看中国声乐表演博士的培养要求[J]. 满新颖.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7(03)
[9]唱出更好的自己——听雷佳毕业音乐会有感[J]. 张萌.  人民音乐. 2017(07)
[10]“中国声乐”表演博士的培养方向——以我的二年级博士研究生黄茜为例[J]. 马秋华.  歌唱艺术. 2016(12)

硕士论文
[1]雷佳演唱的歌剧《白毛女》选段研究[D]. 李倩.湖南科技大学 2017
[2]小荷才露尖尖角—雷佳声乐艺术研究[D]. 齐力.河北师范大学 2011
[3]“吴碧霞现象”声乐教学理念探究[D]. 胡莎莎.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4]试论当今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D]. 姚小兰.湖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05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205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d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