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乐会的两次“学缘”——定县子位吹歌会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6 20:00
<正>冀中农村活跃着众多的鼓吹乐会,因乐器配置、功利观念迥异而形成"音乐会"或"吹打班"两种形式。多数情况下它们生灭自己,能藉缘分存于书契者凤毛麟角。河北定县子位村吹歌会是一个普通乐会,因两度机缘(1947年到华北联合大学演出、1950年为中央音乐学院表演)而声名鹊起,加之有张鲁、李元庆、杨荫浏等名家向其
【文章来源】:音乐研究.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非同凡响的“吹歌会”
(一)“子位”底色
(二)杨元亨亲炙
二、与华北联合大学的“首缘”
(一)张鲁的“慧眼”
(二)历史性的“首演”
(三)李元庆的管子研究
(四)联大的厚待
三、中央音乐学院“续缘”
(一)“央院”的民间音乐情结
1. 演出时间
2. 关于吹歌会领队
3.“央院”缘何邀子位?
4.“在校”期间
(二)杨、曹的乐种调查
(三)《管乐曲集》之意义
四、吹歌与学缘
(一)音乐学的价值
(二)“吹歌”之辨
(三)音乐学者的作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整体意义上认知区域音乐文化[J]. 项阳. 人民音乐. 2013(02)
[2]切勿进行置身事外的研究[J]. 钟思第,吴凡. 中国音乐学. 2005(03)
[3]杨荫浏先生与十番锣鼓的一段旧缘[J]. 乔建中. 音乐研究. 2004(01)
[4]庆祝建院四十五周年回忆片段[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5(02)
本文编号:3206977
【文章来源】:音乐研究.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非同凡响的“吹歌会”
(一)“子位”底色
(二)杨元亨亲炙
二、与华北联合大学的“首缘”
(一)张鲁的“慧眼”
(二)历史性的“首演”
(三)李元庆的管子研究
(四)联大的厚待
三、中央音乐学院“续缘”
(一)“央院”的民间音乐情结
1. 演出时间
2. 关于吹歌会领队
3.“央院”缘何邀子位?
4.“在校”期间
(二)杨、曹的乐种调查
(三)《管乐曲集》之意义
四、吹歌与学缘
(一)音乐学的价值
(二)“吹歌”之辨
(三)音乐学者的作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整体意义上认知区域音乐文化[J]. 项阳. 人民音乐. 2013(02)
[2]切勿进行置身事外的研究[J]. 钟思第,吴凡. 中国音乐学. 2005(03)
[3]杨荫浏先生与十番锣鼓的一段旧缘[J]. 乔建中. 音乐研究. 2004(01)
[4]庆祝建院四十五周年回忆片段[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5(02)
本文编号:3206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206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