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创作分析与演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7 15:50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民族音乐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作曲家们开始对民歌的创作,民歌的改编开始了研究。《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被称为东方情歌的哈萨克民歌是王洛宾创作的。该曲朴素淡雅的气质、自然和谐的音律,深受作曲家们的喜爱,展现出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张朝将民族性与个性相结合,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钢琴化,呈现出一首完整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改编作品。自问世以来,其优美抒情的旋律深受观众一致好评。本论文对这首作品的创作演奏进行研究分析。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张朝及其创作背景研究
1.1 张朝创作的经历简析
1.2 张朝的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分析与归纳
1.3 《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创作背景研究
第二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创作分析
2.1 作品的结构分析
2.2 作品对民歌旋律的变奏手法分析
第三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演奏研究
3.1 民歌性旋律的演奏特点
3.2 作品中演奏技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朝《在那遥远的地方》演奏分析[J]. 孟晓,张晓桐. 黄河之声. 2019(16)
[2]张朝音乐创作中传统音乐的继承与运用[J]. 林怡俐. 艺术研究. 2019(03)
[3]钢琴改编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创作特点与演奏教学[J]. 刘耀圣. 艺术科技. 2018(11)
[4]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张朝《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创作特色[J]. 张凯. 戏剧之家. 2018(08)
[5]张朝的美学思想在音乐创作中的体现——《在那遥远的地方》创作特点分析[J]. 仙景. 音乐创作. 2018(02)
[6]中国钢琴改编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演奏技巧分析[J]. 仙景. 艺术教育. 2017(15)
[7]浅谈钢琴改编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写作的民族化特征[J]. 林怡俐.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7(01)
[8]20世纪以来中国钢琴二重奏音乐的创作与发展[J]. 张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9]张朝 音乐拯救了我[J]. 李红敏. 音乐时空. 2015(08)
[10]管窥张朝钢琴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J]. 陈志强.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12)
硕士论文
[1]张朝钢琴独奏作品探析[D]. 翟玮莹.南京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07788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张朝及其创作背景研究
1.1 张朝创作的经历简析
1.2 张朝的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分析与归纳
1.3 《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创作背景研究
第二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创作分析
2.1 作品的结构分析
2.2 作品对民歌旋律的变奏手法分析
第三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演奏研究
3.1 民歌性旋律的演奏特点
3.2 作品中演奏技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朝《在那遥远的地方》演奏分析[J]. 孟晓,张晓桐. 黄河之声. 2019(16)
[2]张朝音乐创作中传统音乐的继承与运用[J]. 林怡俐. 艺术研究. 2019(03)
[3]钢琴改编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创作特点与演奏教学[J]. 刘耀圣. 艺术科技. 2018(11)
[4]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张朝《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创作特色[J]. 张凯. 戏剧之家. 2018(08)
[5]张朝的美学思想在音乐创作中的体现——《在那遥远的地方》创作特点分析[J]. 仙景. 音乐创作. 2018(02)
[6]中国钢琴改编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演奏技巧分析[J]. 仙景. 艺术教育. 2017(15)
[7]浅谈钢琴改编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写作的民族化特征[J]. 林怡俐.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7(01)
[8]20世纪以来中国钢琴二重奏音乐的创作与发展[J]. 张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9]张朝 音乐拯救了我[J]. 李红敏. 音乐时空. 2015(08)
[10]管窥张朝钢琴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J]. 陈志强.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12)
硕士论文
[1]张朝钢琴独奏作品探析[D]. 翟玮莹.南京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07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20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