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现代管弦乐队中赋格的配器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06:10

  本文关键词:现代管弦乐队中赋格的配器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浩瀚的作曲理论著作和研究中,有关于配器亦或者复调的研究可谓不计其数,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复调音乐配器法的却极少。然而,在实际作曲或者编配工作中,却经常要与复调音乐配器打交道,这时能供给我们参考的资料就非常有限了。本篇论文致力于复调音乐当中赋格与赋格段的配器研究,总结这方面的创作规律。
【关键词】:配器 复调 赋格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1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9
  • 第一章 现代管弦乐队形成与发展概述9-19
  • 第一节 管弦乐队的雏形9-10
  • 第二节 管弦乐队的形成10-12
  • 第三节 管弦乐队的改革12-19
  • 第二章 赋格发展的概述19-25
  • 第一节 赋格的起源与发展19-20
  • 第二节 赋格的顶峰时期20-21
  • 第三节 赋格发展的低谷21-23
  • 第四节 新时期的“传统”赋格23-25
  • 第三章 现代管弦乐队编配赋格的技术25-68
  • 第一节 音色布局的宏观规律25-32
  • 第二节 主题、对题在呈示部的配器技术32-41
  • 第三节 主题、对题展开的配器技术41-45
  • 第四节 间插段的配器技术45-51
  • 第五节 密接合应的配器技术51-56
  • 第六节 赋格结尾的配器技术56-61
  • 第七节 主调音乐中插入的赋格段61-68
  • 结论68-71
  • 参考文献71-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福琼;赋格形式的运用[J];人民音乐;1962年Z1期

2 陈铭志;;赋格段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J];音乐艺术;1980年02期

3 高为杰;简评《赋格曲写作》[J];人民音乐;1982年07期

4 于苏贤;赋格[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5 徐晓蓉;;《死亡赋格曲》浅谈[J];当代外国文学;1985年03期

6 曹光平;;钢琴五重奏《赋格音诗》的作曲手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7 杨捷;;论赋格主题的结构与黄金分割定律、平衡对称原则的美学关系[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8 于苏贤;二十世纪赋格的多元发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9 于苏贤;二十世纪赋格的多元发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10 希路;充满艺术理性的有益尝试——黄洛华的声乐赋格《思念》评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亚兵;中国近代室内乐(七)待续[N];音乐周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季发;序列“准则”与赋格“结构”的融合[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馨月;现代管弦乐队中赋格的配器法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5年

3 秦世良;巴赫《赋格的艺术》复调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隋星;中国民族风格赋格曲主题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5 潘长瑜;斯洛尼姆斯基赋格曲写作技法初探[D];吉林艺术学院;2009年

6 张水娜;观念·形态·技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宁慧超;巴赫、肖邦、肖斯塔科维奇三首a小调赋格曲的比较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李文菁;舒曼赋格曲的写作方法、创新特色和现实意义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9 张一琼;20世纪四部赋格套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10 卢晓靖;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六首赋格曲(op.17)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管弦乐队中赋格的配器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3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23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7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