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中国的模调式与中心性调式

发布时间:2021-07-09 07:53
  模调式与中心性调式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并存;中国传统中心性调式由同主音的多个单一模调式在旋律中交替形成,与西方的中心性调式有明显区别;均宫调作为三个层次的调式现象共同构成立体化调式系统:"调"即模调式,"宫"是模调式组,"均"是具有模调式与中心性调式双重特征的调式综合体。均宫调体系在现代音乐创作中被广泛采用并革新、拓展。模调式的和声化、多模调式纵向结合,中国传统模调式与西方现代音乐中的音高组织形式结合,以传统为基础创造新的模调式都是作曲家常用的手法;在保留传统中心性调式的基础上,作曲家也使用"三均调式"等现代中心性调式。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学.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中国的模调式与中心性调式


均内调性关系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周龙早期创作中五声纵合化和声材料的结构形态[J]. 刘畅.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7(03)
[2]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J]. 樊祖荫.  中国音乐学. 2017(01)
[3]论叶小纲声乐交响作品《临安七部》中调式的“多重”综合现象——兼论“综合调式”分析理论的实际运用[J]. 张宝华.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6(03)
[4]俄文音乐理论术语“模调式”的概念阐释[J]. 彭程.  人民音乐. 2016(09)
[5]一篇缺少学术含量的“音乐评论”[J]. 崔宪.  中国音乐学. 2010(04)
[6]“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探析——以高为杰《韶Ⅱ》《路》《暮春》《雨思》为例[J]. 田刚.  中国音乐学. 2006(02)
[7]民族音阶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延伸(九声音阶·含五声音阶因素的十二音序列)[J]. 王震亚.  中国音乐学. 1990(02)
[8]中国传统音调的数理逻辑关系问题[J]. 黄翔鹏.  中国音乐学. 1986(03)
[9]十二音技法在中国音乐作品中的运用[J]. 郑英烈.  音乐研究. 1986(01)
[10]论同宫场[J]. 谢功成,马国华.  音乐研究. 1981(02)



本文编号:3273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273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a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