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奥特新版《音乐教育哲学》的“和合”观刍议——西方音乐教育哲学的“东方化”趋势
发布时间:2021-07-14 13:19
本文初步总结了埃利奥特新版《音乐教育哲学》的音乐观、个体观、育人观之中的"和合"思维方式,认为西方音乐教育哲学已显露出"东方化"趋势,表现为对西方二元对立片面思维的突破,音乐即人类的社会实践,人类个体的完整性和社会属性,以及对音乐育人的全面认识。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广义实践意义上的音乐概念③在广义实践意义上的音乐概念中,人民
寓于心。身体并非只是心灵的座椅,并非只是虚幻心灵的栖息之地”。“和合”的东方思维,在这里展露无遗。作者坚持身与心的整体性,坚持人的心灵是具身的(embodied)或说“寓心于身”,这与中国人的“身心合一”传统信念基本相符。针对西方哲学和心理学既定术语的局限,《音乐教育哲学》作者竭力把以往西方的分别表述给予“和合”,采用缩写和连字符(英文原版的连字符使用频次竟高达3379次),来适应人的完整的个体性之“和合”表达需要。一来表达人的完整的个体性,二来强调个体与其世界环境之间的密不可分,见图2:图2人的个体性:世界环境中整体的能动的身-脑-心⑨包树德:《中国音乐审美导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26页。⑩张学智:《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14页。Elliott,D.andSilverman,M.:MusicMatters:APhilosophyofMusicEducation,2ndedition,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15.p.159.157.舒飞群:埃利奥特新版《音乐教育哲学》的“和合”观刍议--173
的音乐素养和聆听素养“和合”表述为“音乐理解”。这里的音乐理解(musicalunderstanding),绝非人工智能时代的“冷认知”,不是西方音乐认知定义中片面的纯理性认识。相反,《音乐教育哲学》把个体音乐发展及其所有音乐活动过程“和合”一体,提出“思寓于行”和“反思于行”的命题,吸取当代有益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具身的-生成的认知研究成果对身—脑—心一体化的论证,比较完善地解决了音乐学习的语言与非语言关系,突出地肯定了具身的、过程的、意会的、潜意识的行动和认识,见图3:这个图示的外圈,延续了图1所示的基本立场:人类的音乐活动源于人类生活的广阔天地,包括社会、历史、文化等变量,以及特定音乐实践的具体环境。从图3顶部的双向箭头还可以看出,这里突出了音乐育人过程中的人的主动作为,也就是音乐育人要使学生对其生活的世界有所贡献、有所创造,而不是旧时“审美”概念误导的那种“客体”在“主体”中的机械反映。这一点,也趋向于中国人看重的“天地人合一”理想。再看作者对一个旧词的创新用法——音乐理解(musicalunderstanding)。这个术语涵盖的音乐素养和聆听素养,其要领见诸行动和过程,强调“思寓于行”和“反思于行”,这种立于实践的音乐思维和认识,堪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现代西方音乐教育领域的实践论版本。音乐教育和个体音乐发展的这幅图景,“和合”出音乐素养与聆听素养之下的十六种音乐思维和认识,其中深藏着中国人的某些传统理想:行动的、过程的、具身的思维和认识,说得正是“身体力行为堂奥”,“圣人以身体之”;音乐行动须守道德,也就是“力行近乎仁”,这种伦理的思维和认识,要求音乐育人服从公序良俗;而元认知或说反省认知,近似中国古人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J]. 张学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本文编号:3284221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广义实践意义上的音乐概念③在广义实践意义上的音乐概念中,人民
寓于心。身体并非只是心灵的座椅,并非只是虚幻心灵的栖息之地”。“和合”的东方思维,在这里展露无遗。作者坚持身与心的整体性,坚持人的心灵是具身的(embodied)或说“寓心于身”,这与中国人的“身心合一”传统信念基本相符。针对西方哲学和心理学既定术语的局限,《音乐教育哲学》作者竭力把以往西方的分别表述给予“和合”,采用缩写和连字符(英文原版的连字符使用频次竟高达3379次),来适应人的完整的个体性之“和合”表达需要。一来表达人的完整的个体性,二来强调个体与其世界环境之间的密不可分,见图2:图2人的个体性:世界环境中整体的能动的身-脑-心⑨包树德:《中国音乐审美导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26页。⑩张学智:《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14页。Elliott,D.andSilverman,M.:MusicMatters:APhilosophyofMusicEducation,2ndedition,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15.p.159.157.舒飞群:埃利奥特新版《音乐教育哲学》的“和合”观刍议--173
的音乐素养和聆听素养“和合”表述为“音乐理解”。这里的音乐理解(musicalunderstanding),绝非人工智能时代的“冷认知”,不是西方音乐认知定义中片面的纯理性认识。相反,《音乐教育哲学》把个体音乐发展及其所有音乐活动过程“和合”一体,提出“思寓于行”和“反思于行”的命题,吸取当代有益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具身的-生成的认知研究成果对身—脑—心一体化的论证,比较完善地解决了音乐学习的语言与非语言关系,突出地肯定了具身的、过程的、意会的、潜意识的行动和认识,见图3:这个图示的外圈,延续了图1所示的基本立场:人类的音乐活动源于人类生活的广阔天地,包括社会、历史、文化等变量,以及特定音乐实践的具体环境。从图3顶部的双向箭头还可以看出,这里突出了音乐育人过程中的人的主动作为,也就是音乐育人要使学生对其生活的世界有所贡献、有所创造,而不是旧时“审美”概念误导的那种“客体”在“主体”中的机械反映。这一点,也趋向于中国人看重的“天地人合一”理想。再看作者对一个旧词的创新用法——音乐理解(musicalunderstanding)。这个术语涵盖的音乐素养和聆听素养,其要领见诸行动和过程,强调“思寓于行”和“反思于行”,这种立于实践的音乐思维和认识,堪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现代西方音乐教育领域的实践论版本。音乐教育和个体音乐发展的这幅图景,“和合”出音乐素养与聆听素养之下的十六种音乐思维和认识,其中深藏着中国人的某些传统理想:行动的、过程的、具身的思维和认识,说得正是“身体力行为堂奥”,“圣人以身体之”;音乐行动须守道德,也就是“力行近乎仁”,这种伦理的思维和认识,要求音乐育人服从公序良俗;而元认知或说反省认知,近似中国古人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J]. 张学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本文编号:3284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28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