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堉羊头山黍度黄钟研究简析
发布时间:2021-11-09 09:45
朱载堉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律学家。羊头山上的秬黍在羊头山文化与地理条件中具有独特优势。鉴于此,朱载堉在当时文化、政治、经济各方面影响下实行传承与创新并存,其音乐研究特别是律学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朱载堉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实验以及音乐理论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并通过大量数学计算演算的方法,得出了三十六律每一律的长度,他用此法制作造成的乐器,其发音之准确与德国风琴家魏客马斯泰(1645—1706)在1691年发明的管乐相比较,并无不同,但朱载堉的发明则早他一百多年。
【文章来源】:四川戏剧.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羊头山秬黍的起源
二、羊头山黍定黄钟的传承
三、新法求证“璧羡度尺”
结语
本文编号:3485094
【文章来源】:四川戏剧.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羊头山秬黍的起源
二、羊头山黍定黄钟的传承
三、新法求证“璧羡度尺”
结语
本文编号:3485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485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