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词与音乐要素的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4 16:12
  1840年是舒曼的“黄金时代”,在这一年中他创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舒曼在声乐套曲上的造诣极高,《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创作于1840年他与克拉拉结婚之后,他用真挚的音乐语言与感同深受的心境创作了这部经典的声乐套曲。这部充满了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对歌唱者把握德奥艺术歌曲的整体风格、学习和掌握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同时对于培养歌唱者的良好音乐修养、音乐表现力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这部优秀的声乐套曲做深入细致地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本论文对《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歌词中的情感类型以及音乐创作是如何表现了这种情感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并归纳总结了歌词情感和音乐创作手法之间的关联性。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课题来源、选题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对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渊源和特征、音乐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第三章是对作曲家舒曼生平、套曲的创作背景以及发展脉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四章是从套曲的诗词、曲式、旋律、伴奏织体、和弦以及其他音乐要素对“中性”、“喜性”、“悲性”的表达进行分析;第五章通过刻画套曲的情绪图以及音乐分析表,从...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词与音乐要素的表达研究


谱例《Seitich’ihngesehen.》(自从和他相见)第1-11小节

小节,舒曼,旋律


燕山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20-图4-1中的诗词大意为:“自从我看见了他,我想我成为了瞎子”。并且出现了gesehen”(看见)、allein(仅仅)、“Bild”(身影)、“taucht”(浮现)等具有“中性”色彩的诗词。旋律较为平缓,以同音反复、二度级进为主。通过这种方式,保持半音回旋,同时也将音乐情绪缓缓地向上推进,强化音乐的动力感,表达出女主人公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奠定了此曲的情感基调。笔者认为二度在本曲中具有象征性的作用。本套曲的创作目的之一很明显是舒曼为了纪念与克拉拉经历爱情的长跑,历经艰辛最终走到一起。我们都知道,舒曼的性格具有内在的冲突与矛盾,从当时的创作背景来看,舒曼在使用小二度音程时较为大胆。其他方面来说,舒曼与克拉拉不惧世俗的眼光,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走到一起,小二度也代表了在他那个年代,那个社会环境下的“不协和”进步。图4-2谱例《Seitich’ihngesehen.》(自从和他相见)第27-30小节图4-2中的诗词大意为:“自从我看见了他,每天昏昏沉沉,我想我变成了瞎子”。在27-28小节中,旋律二度级进上行,随后出现了七度大跳,之后又出现了六度的反向大跳。与传统的大跳之后级进进行的创作手法不同,以大跳为主的旋律在音乐中的旋律性不强,这样的创作是作曲家为了更好地表达诗意,描绘出其独特的意境。在该套曲中主要是为了表达女主人公内心情绪的波动。谱例中这种旋律处理的方式,好像是女主人公在诉说想念男子时的无奈,同时又像是在诉说对于爱情的渴望与期盼。除了上述谱例的情况之外,在该曲第11-12小节中,舒曼也使用了同样的创作手法。

小节,作品,旋律


第4章诗词与音乐要素在作品中对“中性”、“喜性”、“悲性”的表达分析-21-图4-3谱例《Ichkann’snichtfassen》(我对此不理解)第1-7小节图4-3中的诗词大意为:“我对此不理解,不相信,那是一个使我迷惑的梦”。并且出现了“fassen”(理解)、“Traum”(梦)等带有“中性”色彩的诗词。旋律主要以平行特点为主,同音反复进行。同音反复时,旋律的形状如同一条“直线”或者“斜线”,主要为了增加故事的叙事性,此时的旋律性会大大降低。舒曼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此时的女主人公言语不清的激动。此外,该图中的5-7小节中还出现了小二度的进行。笔者认为二度在第三首作品中主要起到倾向性的作用。从听觉角度来说,小二度的不协和性,使得听众在听时会有一种很强的倾向性,人们会在其中寻找一种平衡。作者通过二度进行描绘出女主人公对于男子会在众人之中选中自己后,对于梦想实现的疑惑。4.1.4伴奏织体对“中性”作品的表达分析在套曲的“中性”作品中,伴奏织体经常呈现出以四部和声为基础的“合唱”方式。从和弦材料的创作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说这是它创作的“原型”,当然也可以当作是它的基本方式。不仅在合唱作品中可以看到这种音乐形式,同样在器乐作品中也可以经常看到。在第一首和第三首作品中,为了表现其音乐的特点,作者在钢琴的伴奏织体中使用了大量“合唱似”的旋律。通过这样的创作手法,体现出女主人公内心的情绪波动与变化。当然,不同的节奏也赋予音乐不同情感的传递与表达。从第一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四个声部层次分明,歌曲的声乐部分旋律是B自然大调,但在伴奏中采用了旋律大调音阶的结构。歌曲从第四小节开始,离调向c小调,在钢琴伴奏中出现了还原b以及c小调的属七和弦,后借助c小调的主和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学艺术化: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跨媒介叙事[J]. 龙迪勇.  思想战线. 2018(06)
[2]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艺术特征[J]. 青科.  音乐创作. 2018(08)
[3]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演唱探究[J]. 曲歌.  当代音乐. 2017(22)
[4]去神化世界的空虚与单调——“神秘”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沃土[J]. 张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5]德奥艺术歌曲在我国声乐教学上的价值探索[J]. 张洪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4(03)
[6]沙米索生态审美思想研究——以《彼得·施莱米尔的奇异故事》为例[J]. 周炎晖.  科技信息. 2013(36)
[7]三拍子中的文化——“乐理与文化”之十五[J]. 施咏.  中国音乐教育. 2012(09)
[8]试谈舒曼声乐作品的美学思想——以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为例[J]. 胡万里.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2(06)
[9]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分析[J]. 张洪侠.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1(05)
[10]谈音乐的三度创作——修海林“三要素”音乐美学与谢嘉幸“音乐解释学”的比较[J]. 毛羽.  艺术教育. 2010(03)

博士论文
[1]音乐材料时间属性的认知加工对计时偏差的影响[D]. 郑茂平.西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探析[D]. 张艳.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海涅文学观研究[D]. 范文平.湘潭大学 2017
[3]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中悲情意境的研究与分析[D]. 谢宛彤.南京师范大学 2017
[4]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音乐与演唱的研究[D]. 杨晚珞.天津音乐学院 2016
[5]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钢琴声部演奏分析[D]. 刘婷.杭州师范大学 2016
[6]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歌词与伴奏表现研究[D]. 何昕原.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7]舒曼“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在其作品中的呈现[D]. 朱琳.陕西师范大学 2013
[8]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艺术特征与演唱研究[D]. 李玲璐.杭州师范大学 2012
[9]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钢琴伴奏研究[D]. 李丽莎.吉林艺术学院 2011
[10]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研究[D]. 蒋福容.四川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94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494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d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