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的文学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8 14:24
本文关键词: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的文学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从文学性的角度出发,综合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发展的相互关系为背景以及这二者在浪漫主义时期的相互影响为前提来探究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所展现出来的文学性特征。浮士德是一个被很多艺术家们钟爱和演绎的人物角色,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们赋予他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艺术形象。李斯特的这部作品不仅是文学和音乐艺术的融合,更是李斯特标题交响曲的代表之作,也是对浮士德独具一格的音乐解读。笔者从作品的取材、结构以及人物性格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如借鉴文学理论与相关的音乐知识理论,以歌德的《浮士德》为信息源,以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为基调,多视角解读李斯特这部作品的文学性特征。对于此篇论文的写作,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是对“文学性”这一概念发展的由来以及国内外学者从文学原理的角度对这一词语的理解和观点进行了简述。其次,在第二、三部分笔者通过文学与音乐的发展和相互关系以及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与文学的相辅相成进行论述,为本篇文章的写作奠定了基础和理论依据。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通过浪漫主义作曲家李斯特的音乐作品《浮士德交响曲》所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艺术风韵,从文学特征的视角进一步阐明其音乐的文学性。最后在结语部分笔者对整篇文章的写作进行了一个简短的总结与展望,希望对今后从事此专题的学者们有微薄的帮助,能够进一步丰富音乐作品的文学性研究。
【关键词】:文学性 音乐与文学 浪漫主义 弗朗茨·李斯特 《浮士德交响曲》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0-05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0
- 1 引言10-12
- 1.1 研究的背景10
- 1.2 研究的目的10
- 1.3 研究的意义10
- 1.4 研究的方法10-12
- 2 研究综述12-16
- 2.1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2.2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3 “文学性”研究的发展16-23
- 3.1 “文学性”的国外研究16-21
- 3.1.1 二十世纪初文学理论下的“文学性”16-20
- 3.1.1.1 形式主义“文学性”的研究16-17
- 3.1.1.2 结构主义“文学性”研究17-18
- 3.1.1.3 新批评下的“文学性”认知18-19
- 3.1.1.4 解构主义“文学性”研究19-20
- 3.1.2 二十世纪末的“文学性”20-21
- 3.2 “文学性”的国内研究21-23
- 4 文学与音乐的相互关系23-35
- 4.1 文学与音乐的同源性23-25
- 4.2 音乐的文学性25-28
- 4.2.1 音乐的叙事性25-26
- 4.2.2 音乐的戏剧性26-27
- 4.2.3 音乐的取材上27-28
- 4.3 文学的音乐性28-29
- 4.4 文学与音乐的共性29-35
- 5 浪漫主义时期文学与音乐的发展35-40
- 5.1 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思潮35-37
- 5.2 浪漫主义时期文学对音乐的影响37-40
- 6 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的文学性分析40-56
- 6.1 歌德《浮士德》的文学影响40-42
- 6.2 标题音乐的影响42-43
- 6.3 李斯特的文学修养43-46
- 6.4 《浮士德交响曲》的文学性分析46-56
- 6.4.1 《浮士德交响曲》的标题性46-48
- 6.4.2 《浮士德交响曲》的形象性48-51
- 6.4.3《浮士德交响曲》的叙事性51-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59
- 后记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柯云燕;;从歌德的《浮士德》看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J];北方音乐;2012年06期
2 杨晓纯;;李斯特与《浮士德交响曲》[J];音乐天地;2009年08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张裕;上交新乐季:尝试“出品”原创歌剧[N];文汇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丽萍;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的文学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的文学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51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