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润洋音乐美学学术谱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7 00:15
于润洋作为我国第一代音乐美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非常重视音乐理论人才的培养,他为我国音乐美学学科及人才梯队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学术谱系研究在国内外均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目前学界对于润洋的谱系研究尚属空白。文章试从于润洋及其学生指导的音乐美学博士论文、博士后工作报告入手,以学术谱系的形式对于老师一脉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系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研究。
【文章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前 言
一、 于润洋先生学术背景概述与音乐美学学科在中国的建立
二、 于润洋音乐美学学术研究特征
1. 音乐美学研究与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相互融合
2. 哲学—美学的立足点
3. 肖邦音乐研究
4. 音乐学分析的提出
5. 以中国的“意境”理论审视西方音乐
三、 于润洋教授音乐美学学术谱系
1. 音乐美学观念的历史性研究
2. 音乐意义问题研究
3. 后现代音乐美学问题研究
4.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问题研究
5. 音乐美学审美问题研究
6.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研究
7. 近代音乐思想研究
8. 音乐会受众、音乐歌剧的戏剧研究及社会学视角下的戏曲剧种音乐研究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肖邦传》导言[J]. 于润洋.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6(04)
[2]怀念于润洋老师[J]. 王次炤. 人民音乐. 2015(10)
[3]“自况”的行为方式及其求索——从《谿山琴况》谈起[J]. 宋瑾.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5(03)
[4]试从中国的“意境”理论看西方音乐[J]. 于润洋.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3(03)
[5]中国乐器的“声”况及其“情”况[J]. 韩锺恩. 福建艺术. 2007(01)
[6]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影响[J]. 王次炤. 音乐研究. 1995(04)
[7]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J]. 王次炤. 音乐研究. 1991(04)
博士论文
[1]现象学视域下古典范式中国音乐的聆听与表述研究[D]. 赵文怡.上海音乐学院 2016
[2]蒙古族长调音乐的审美经验研究[D]. 侯燕.中央音乐学院 2014
[3]音乐作品与音乐作品概念的历史及其感性—审美经验问题研究[D]. 贺颖.上海音乐学院 2014
[4]文本、隐喻与音乐作品诠释研究[D]. 陈新坤.上海音乐学院 2014
[5]音乐存在方式的哲学历史衍变[D]. 李晓囡.上海音乐学院 2014
[6]音乐感性经验描写研究[D]. 武文华.上海音乐学院 2009
[7]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 徐昭宇.上海音乐学院 2009
[8]感性声音结构并审美判断形成的感性契机研究[D]. 吴佳.上海音乐学院 2008
[9]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D]. 韩锺恩.中央音乐学院 2003
本文编号:3521208
【文章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前 言
一、 于润洋先生学术背景概述与音乐美学学科在中国的建立
二、 于润洋音乐美学学术研究特征
1. 音乐美学研究与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相互融合
2. 哲学—美学的立足点
3. 肖邦音乐研究
4. 音乐学分析的提出
5. 以中国的“意境”理论审视西方音乐
三、 于润洋教授音乐美学学术谱系
1. 音乐美学观念的历史性研究
2. 音乐意义问题研究
3. 后现代音乐美学问题研究
4.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问题研究
5. 音乐美学审美问题研究
6.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研究
7. 近代音乐思想研究
8. 音乐会受众、音乐歌剧的戏剧研究及社会学视角下的戏曲剧种音乐研究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肖邦传》导言[J]. 于润洋.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6(04)
[2]怀念于润洋老师[J]. 王次炤. 人民音乐. 2015(10)
[3]“自况”的行为方式及其求索——从《谿山琴况》谈起[J]. 宋瑾.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5(03)
[4]试从中国的“意境”理论看西方音乐[J]. 于润洋.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3(03)
[5]中国乐器的“声”况及其“情”况[J]. 韩锺恩. 福建艺术. 2007(01)
[6]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影响[J]. 王次炤. 音乐研究. 1995(04)
[7]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J]. 王次炤. 音乐研究. 1991(04)
博士论文
[1]现象学视域下古典范式中国音乐的聆听与表述研究[D]. 赵文怡.上海音乐学院 2016
[2]蒙古族长调音乐的审美经验研究[D]. 侯燕.中央音乐学院 2014
[3]音乐作品与音乐作品概念的历史及其感性—审美经验问题研究[D]. 贺颖.上海音乐学院 2014
[4]文本、隐喻与音乐作品诠释研究[D]. 陈新坤.上海音乐学院 2014
[5]音乐存在方式的哲学历史衍变[D]. 李晓囡.上海音乐学院 2014
[6]音乐感性经验描写研究[D]. 武文华.上海音乐学院 2009
[7]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 徐昭宇.上海音乐学院 2009
[8]感性声音结构并审美判断形成的感性契机研究[D]. 吴佳.上海音乐学院 2008
[9]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D]. 韩锺恩.中央音乐学院 2003
本文编号:3521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521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