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蒙古族短调民歌词曲关系演变历史轨迹

发布时间:2021-12-10 17:48
  文章由四个部分构成:1.原始音乐时期的词曲关系;2.古典歌曲时期的词曲关系;3.近现代蒙古社会转型时期的词曲关系;4.近现代科尔沁地区产生长篇叙事民歌,以及由此引发的草根白话运动。作者以构成歌词的词汇数量为依据,将歌词结构分为三个时期:原始音乐时期的二言体、三言体;古典歌曲时期的四言体;近现代蒙古社会转型时期的七言体。最后,论文提出科尔沁地区的长篇叙事民歌及其七言体是近现代蒙古族"白话运动"的载体。 

【文章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9,(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蒙古族短调民歌词曲关系演变历史轨迹


科尔沁地区史诗唱段《蟒古思》①蒙文歌词:歌词大意:

英雄史诗,唱段,科尔沁


春秋·弹歌》),其歌词结构和《蟒古思》一样,是典型的二言体结构。至于涂山氏之女等候大禹时所唱“候人兮猗1(《吕氏春秋·音初篇》)一歌,其歌词表面上是四言体,其实是二言体结构,因为“兮猗”二字是感叹词,并无具体含义。(二)三言体歌词结构二言体和三言体歌词,是蒙古族原始歌曲歌词的基本形式。从发展的角度看,蒙古族原始歌曲的歌词,从二言体过渡到三言体,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科尔沁英雄史诗中,有一个唱段叫做《赶路》,描写“蟒古思”(恶魔)翻山越岭,匆忙赶路,准备袭击敌对部落的情景(见图2)。《赶路》的歌词结构采取叠唱手法,两段歌词的格式完全相同,不同韵步上重复相同的内容。图2科尔沁英雄史诗唱段《赶路》蒙文歌词:Arbanagulainchaganaeche,Alhujuirelemangus.Hoyaragulainchganaeche,Haraijuirelemangus.歌词大意:隔十山,魔走来!隔两山,魔跳来!③谱2科尔沁英雄史诗唱段《赶路》赛音巴雅尔唱乌兰杰记有意思的是,蒙古族某些古老的儿歌中,竟然也存在着三言体歌词结构。例如,科尔沁地区广泛流行着一支儿歌,名为《太阳,太阳》,也是典型的例子(见图3)。笔者小时候唱过《太阳,太阳》这支儿歌,觉得十分有趣。20世纪20年代,日本蒙古学家鸟居君子,在其《从土俗学的角度看蒙古》一书中,记录了这支儿歌,歌词与笔者儿时所唱的大体相同。图3科尔沁儿歌《太阳,太阳》③乌兰杰:《蒙古族萨满教音乐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64

太阳,儿歌,科尔沁


圆柯涞那榫埃???)。《赶路》的歌词结构采取叠唱手法,两段歌词的格式完全相同,不同韵步上重复相同的内容。图2科尔沁英雄史诗唱段《赶路》蒙文歌词:Arbanagulainchaganaeche,Alhujuirelemangus.Hoyaragulainchganaeche,Haraijuirelemangus.歌词大意:隔十山,魔走来!隔两山,魔跳来!③谱2科尔沁英雄史诗唱段《赶路》赛音巴雅尔唱乌兰杰记有意思的是,蒙古族某些古老的儿歌中,竟然也存在着三言体歌词结构。例如,科尔沁地区广泛流行着一支儿歌,名为《太阳,太阳》,也是典型的例子(见图3)。笔者小时候唱过《太阳,太阳》这支儿歌,觉得十分有趣。20世纪20年代,日本蒙古学家鸟居君子,在其《从土俗学的角度看蒙古》一书中,记录了这支儿歌,歌词与笔者儿时所唱的大体相同。图3科尔沁儿歌《太阳,太阳》③乌兰杰:《蒙古族萨满教音乐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6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湖北民歌的地方音调简介——湖北民歌音调的地方特色问题探索[J]. 杨匡民.  音乐研究. 1980(03)



本文编号:3533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533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6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