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瑞里亚诺折衷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7-05-10 16:09
本文关键词:科瑞里亚诺折衷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二十世纪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音乐写作时代,其中风格与技术的繁复、思想及观念的兼容逐渐构成一种“开放式”的艺术时代风貌。在个性化音乐语汇当道的同时,民族性、传统性、现代性、商业性等音乐创作特征也逐步融入到世界的“大文化”方向当中,而这创作背景也成就了约翰·科瑞里亚诺折衷主义创作风格的特征。约翰·科瑞里亚诺的创作开始于1959年,延续至今。他早期的作品风格是典型的“美国的”风格,他风格转变的起点是1967年《钢琴协奏曲》的完成,作品是作曲家应美国圣安东尼奥交响乐团邀约而作。1989年《第一交响曲》(该作品获1991年格莱美最佳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奖、世界上奖金最高的作曲比赛——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的格拉维梅耶作曲比赛大奖)的问世,标志着作曲家折衷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期间,他写作了具有代表性和风格转变性的作品《单簧管协奏曲》(1977)和《长笛协奏曲》(1982)。本论文就上述转折中的三部管弦乐作品,通过二十世纪现代作曲技法的透视与分析,研究作曲家折衷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论文分五部分:绪论、三章和结语。绪论,对选题及意义做了简要概述,并就相关问题做了陈述;第二至四章是本文主体部分,对作曲家的三部管弦乐作品的作曲技法进行了全方位的、基于现代作曲技术分析方法的分析;结语对研究结果做出了笔者的美学判断。
【关键词】:科瑞里亚诺 折衷主义 创作技法 音高结构 音色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相关于论文主体的若干问题9-14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9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9-10
- 第三节 作曲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分期10-14
- 一、早期音乐创作时期(1959年-1967年)10-11
- 二、创作风格转变时期(1968年-1989年)11-12
- 三、折衷主义风格成熟时期(1990年至今)12-14
- 第二章 音高组织形式14-20
- 第一节 音高组织的基本模式——音级集合14-16
- 第二节 音高组织的旋律形态——十二音序列16-17
- 第三节 音高组织的 混搭‖手法——拼贴17-20
- 第三章 音响结构20-32
- 第一节 音响结构的 两极‖——音簇与点描20-25
- 一、音簇20-23
- 二、点描法23-25
- 第二节 新音响的挖掘——非传统25-27
- 一、特殊演奏技法25-26
- 二、不同音区的处理26-27
- 第三节 新音响的矛盾指向——局部染色与展开型音色27-32
- 一、局部染色的运用27-29
- 二、音色展开及其对比29
- 三、音色变化与音高、节奏的结合29-32
- 第四章 基于新乐队组织的配器品味32-37
- 第一节 乐队的独特性32
- 第二节 艺术性与科学性的交织——多维声向的运用32-34
- 第三节 配器的个性化——基于色彩的白描34-37
- 第五章 结语——折衷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必然37-41
- 第一节 从调性原则上分析37-38
- 第二节 从音响结构上管窥38
- 第三节 从音乐风格上判断38-41
- 参考文献41-44
- 附录44-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0-51
- 致谢51-52
- 附件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铁生;二十世纪美国文学背景评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邹建平;;五位美国现代作曲家风格与技法简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科瑞里亚诺折衷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5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