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管弦乐《大宅门写意—卢沟晓月》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03:12
以电视剧中多个音乐主题为基础,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线性思维的发展手法,赵季平先生将《大宅门》进行了写意化的展开,其结构布局中运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转折及唐代大曲的"散慢中快散"的速度结构逻辑,从而将中国传统音乐渐变结构思维融汇其中。乐曲依托民族管弦乐队的音色音响而进行了同质、异质音色材料的调配,展现了多彩音响的民族管弦乐新空间,它将音画融合地来叙事与结构,从而以浓淡对比的器乐化音响的深情诠释,展现了别样的与电视剧音乐不一样的新境界,是民族管弦乐继承传统、发扬经典文化的新扩展。
【文章来源】:音乐创作.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主题形象的集中呈现
二、结构谋篇的层次布局
三、器乐音响的民族特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视剧《大宅门》的音乐艺术风格评析[J]. 刘婷婷. 戏剧之家. 2019(21)
[2]学术视野中《大宅门》的“内”与“外”——对《大宅门》艺术价值及文化意义的综合透视[J]. 郝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3]《大宅门》中的文化错位[J]. 桂青山. 中国电视. 2001(10)
[4]《大宅门》座谈会纪要[J]. 方力.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1(04)
本文编号:3563353
【文章来源】:音乐创作.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主题形象的集中呈现
二、结构谋篇的层次布局
三、器乐音响的民族特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视剧《大宅门》的音乐艺术风格评析[J]. 刘婷婷. 戏剧之家. 2019(21)
[2]学术视野中《大宅门》的“内”与“外”——对《大宅门》艺术价值及文化意义的综合透视[J]. 郝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3]《大宅门》中的文化错位[J]. 桂青山. 中国电视. 2001(10)
[4]《大宅门》座谈会纪要[J]. 方力.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1(04)
本文编号:3563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56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