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古拉”与长调演唱风格 ——基于长调大师宝音德力格尔、莫德格、诺日布班孜德长调演唱文本的分析与比较
发布时间:2022-01-07 17:11
本文以蒙古族长调演唱核心技法元素“诺古拉”为着手点,探讨蒙古族长调演唱的口传性特征。并以巴尔虎长调风格代表宝音德力格尔、乌珠穆沁长调风格代表莫德格及蒙古国长调风格代表诺尔布班扎德等三位长调艺术大师的演唱为研究对象,对她们演唱的长调民歌中的核心技法“诺古拉”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示“诺古拉”所体现出来的个人风格及由此形成的部落风格、地域风格典型特征。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二)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长调风格与演唱中的元音与音色特征
1.1 元音与音色
1.1.1 元音音素的构成
1.1.2 元音的分类
1.1.3 三位歌手长调演唱中的元音分布及元音音色
1.2 长调演唱中的“搓元音”变化规律及风格
小结
第二章 “诺古拉”的运用规则及风格
2.1 塔希拉嘎“ta?ilga”诺古拉的运用规律
2.1.1 宝音德力格尔塔西拉嘎运用技法
2.1.2 莫德格演唱中的塔西拉嘎诺古拉演唱技法
2.1.3 诺日布班孜德的塔西拉嘎演唱技法
2.2 查其拉嘎(qacalga)与哈雅拉嘎(hayalga)的运用及风格
小结
第三章 “诺古拉”与地方风格—基于《辽阔的草原》三种部落演唱风格的分析
3.1 长调民歌演唱中的“三语”及“诺古拉”
3.1.1 “写语”、“说语”、“唱语”三语之比较
3.1.2 长调演唱中实词分布的地方性
3.1.3 从诺古拉的比较看地方风格
3.2 来自同一首长调的不同审美体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美声唱法中的音色与面罩共鸣[J]. 陈明. 艺术科技. 2018(09)
[2]蒙古族长调演唱技法及术语表述体系研究[J]. 侯燕. 民族艺术研究. 2017(05)
[3]民歌的地方音色与文化认同——以綦江汉族民歌为例[J]. 胡晓东.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7(01)
[4]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唱风格分析——以《褐色的雄鹰》为例[J]. 乌仁托娅. 内蒙古艺术. 2017(01)
[5]现代蒙古语喀喇沁土语元音和谐律研究[J]. 宝音. 满语研究. 2016(01)
[6]蒙古国喀尔喀长调民歌的风格与特色——对蒙古国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J]. 巴特尔. 内蒙古艺术. 2014(02)
[7]蒙古语“元音和谐律”对长调歌唱审美观念的影响——以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的演唱为例[J]. 侯燕.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4(02)
[8]论长调与马头琴的同构关系[J]. 布林.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3(02)
[9]《唱词音声析》理念与新版“双六选点”[J]. 钱茸. 歌海. 2013(01)
[10]蒙古族长调民歌色彩区的音乐特色比较[J]. 巴鲁.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9(02)
硕士论文
[1]乌珠穆沁长调的“eg?ig”运用研究[D]. 包青青.内蒙古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74936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二)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长调风格与演唱中的元音与音色特征
1.1 元音与音色
1.1.1 元音音素的构成
1.1.2 元音的分类
1.1.3 三位歌手长调演唱中的元音分布及元音音色
1.2 长调演唱中的“搓元音”变化规律及风格
小结
第二章 “诺古拉”的运用规则及风格
2.1 塔希拉嘎“ta?ilga”诺古拉的运用规律
2.1.1 宝音德力格尔塔西拉嘎运用技法
2.1.2 莫德格演唱中的塔西拉嘎诺古拉演唱技法
2.1.3 诺日布班孜德的塔西拉嘎演唱技法
2.2 查其拉嘎(qacalga)与哈雅拉嘎(hayalga)的运用及风格
小结
第三章 “诺古拉”与地方风格—基于《辽阔的草原》三种部落演唱风格的分析
3.1 长调民歌演唱中的“三语”及“诺古拉”
3.1.1 “写语”、“说语”、“唱语”三语之比较
3.1.2 长调演唱中实词分布的地方性
3.1.3 从诺古拉的比较看地方风格
3.2 来自同一首长调的不同审美体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美声唱法中的音色与面罩共鸣[J]. 陈明. 艺术科技. 2018(09)
[2]蒙古族长调演唱技法及术语表述体系研究[J]. 侯燕. 民族艺术研究. 2017(05)
[3]民歌的地方音色与文化认同——以綦江汉族民歌为例[J]. 胡晓东.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7(01)
[4]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唱风格分析——以《褐色的雄鹰》为例[J]. 乌仁托娅. 内蒙古艺术. 2017(01)
[5]现代蒙古语喀喇沁土语元音和谐律研究[J]. 宝音. 满语研究. 2016(01)
[6]蒙古国喀尔喀长调民歌的风格与特色——对蒙古国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J]. 巴特尔. 内蒙古艺术. 2014(02)
[7]蒙古语“元音和谐律”对长调歌唱审美观念的影响——以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的演唱为例[J]. 侯燕.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4(02)
[8]论长调与马头琴的同构关系[J]. 布林.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3(02)
[9]《唱词音声析》理念与新版“双六选点”[J]. 钱茸. 歌海. 2013(01)
[10]蒙古族长调民歌色彩区的音乐特色比较[J]. 巴鲁.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9(02)
硕士论文
[1]乌珠穆沁长调的“eg?ig”运用研究[D]. 包青青.内蒙古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74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574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