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奇歌词作品中的规范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2-01-21 22: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小奇创作了两千余首流行音乐作品,其作品以典雅、古意著称。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他的词作在准确把握汉语特点的基础上,在语言创新和规范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尤其在化用古诗词时,在遵循现代汉语语言规范的前提下,对古语词进行改写和二次创作。同时根据汉语语音特点,实现歌词与曲调在韵律上的和谐。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流行歌词创作的三条语言学标准:创作时严格遵循语言规范;化用古典诗词时注意古语今化;在美学追求上注重词曲和谐。不少学者从音乐学、文学、社会学等角度对陈小奇的作品及相关现象进行研究,本文尝试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陈小奇的歌词作品。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19,(08)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严格遵守语言规范
二、古语今化的语言创新
三、歌词与旋律在韵律上的和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大语法”包含韵律[J]. 沈家煊. 世界汉语教学. 2017(01)
[2]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 冯胜利. 中国语文. 1998(01)
本文编号:3601041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19,(08)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严格遵守语言规范
二、古语今化的语言创新
三、歌词与旋律在韵律上的和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大语法”包含韵律[J]. 沈家煊. 世界汉语教学. 2017(01)
[2]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 冯胜利. 中国语文. 1998(01)
本文编号:3601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60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