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程思维”的理论体系——欣德米特《作曲技法》的理论原理
发布时间:2022-01-24 04:07
欣德米特《作曲技法》是20世纪重要的作曲技术理论和音乐分析理论,总体上可视为一种基于"音程思维"的理论体系,其"音序"的音列区别于调式、音阶、半音体系,并呈现出"调性观念""和声理论""旋律写作法"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用"和弦紧张度""和声起伏""二部骨架"等作为其理论的整体是不符合其本意的,其核心价值在于作曲思维的培养。
【文章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欣德米特《作曲技法》的基础理论
(一)音阶构建法与音序Ⅰ
(二)音程价值与音序Ⅱ
二、欣德米特《作曲技法》中的调性观念
(一)音程的根音与转位
(二)调性中心的确立
1. 调性中心
2. 音级进行
3. 调性领域与终止式的确立
(三)欣德米特理论中的调性观念
1. 关于调性中心
2. 关于转调
3. 关于无调性与多调性
三、欣德米特《作曲技法》中的和声理论
(一)和声进行中的起伏
1. 根音进行
2. 引导音进行
3. 二部骨架进行
(二)和弦的结构与应用
1. 和弦分类法与和弦外音
2. 和声起伏
(三)欣德米特的和声理论的形成
四、欣德米特《作曲技法》中的旋律写作法
(一)旋律的理论
1. 旋律中的和声细胞与和声场
2. 旋律进行中的级进进行
3. 旋律进行中的音级进行
(二)训练规则
(三)欣德米特的旋律写作法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欣德米特《bE调弦乐四重奏》中赋格曲的调性布局[J]. 邹建平. 音乐研究. 2004(02)
[2]论兴德米特的作曲理论体系(上)[J]. 于苏贤.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1(02)
本文编号:3605816
【文章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欣德米特《作曲技法》的基础理论
(一)音阶构建法与音序Ⅰ
(二)音程价值与音序Ⅱ
二、欣德米特《作曲技法》中的调性观念
(一)音程的根音与转位
(二)调性中心的确立
1. 调性中心
2. 音级进行
3. 调性领域与终止式的确立
(三)欣德米特理论中的调性观念
1. 关于调性中心
2. 关于转调
3. 关于无调性与多调性
三、欣德米特《作曲技法》中的和声理论
(一)和声进行中的起伏
1. 根音进行
2. 引导音进行
3. 二部骨架进行
(二)和弦的结构与应用
1. 和弦分类法与和弦外音
2. 和声起伏
(三)欣德米特的和声理论的形成
四、欣德米特《作曲技法》中的旋律写作法
(一)旋律的理论
1. 旋律中的和声细胞与和声场
2. 旋律进行中的级进进行
3. 旋律进行中的音级进行
(二)训练规则
(三)欣德米特的旋律写作法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欣德米特《bE调弦乐四重奏》中赋格曲的调性布局[J]. 邹建平. 音乐研究. 2004(02)
[2]论兴德米特的作曲理论体系(上)[J]. 于苏贤.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1(02)
本文编号:3605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60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