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社会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广场舞伴奏音乐扰民冲突研究:基于×广场舞队的个案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25 20:01
  广场舞不仅是一项全民健身活动,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对广场舞引发的利益冲突现象的阐释要深入分析广场舞参与者的社会心理。运用个案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广场舞队成员的访谈,立足于当前中国社会多元文化并存的这一特征,探讨×广场舞队的老年女性参与者的自我角色冲突。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同时存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主义文化和西方文化,受这3种不同文化影响的×广场舞队老年女性参与者的不同自我角色相互冲突。×广场舞队老年女性参与者面对多重自我角色冲突时,要进行自我角色调适。×广场舞队的伴奏音乐扰民冲突体现了某市某社区中的居民对社区公共场所中的广场舞活动的赞同性共识的缺失,对广场舞伴奏音乐扰民冲突的解释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多元化解释"相关。×广场舞队的老年女性参与者在个人层面出现多元社会文化认知混融、多重自我角色共存现象,×广场舞队的老年女性参与者个人对"广场舞伴奏音乐扰民"解释中的自我角色意识缺乏被其他居民共认的解释依据,其自我角色是多元文化"嫁接"形成的,"主我"与"客我"难以统一。×广场舞队的老年女性参与者个人在广场舞活动中要采取"一般化的他人"的态度,在内心要形成利益冲突时...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0,3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受中国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主义思想影响的老年女性的多重自我角色
    1.1 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与“家庭我”
    1.2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主义思想与“集体我”
    1.3 西方文化与“个体我”
2×广场舞队的老年女性参与者的多重自我角色冲突
3×广场舞队的老年女性参与者在自我角色冲突时的调适
    3.1×广场舞队的“核心成员”的“个体我”思想在自我角色意识中占主导地位
    3.2×广场舞队的“骨干成员”的“集体我”思想在自我角色意识中占主导地位
    3.3×广场舞队的“边缘成员”的“家庭我”思想在自我角色意识中占主导地位
4“广场舞音乐扰民冲突”中矛盾双方的自我角色分析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广场舞与中国城市公共性[J]. 卢衍衡,钱俊希.  地理研究. 2019(07)
[2]当代中国人的三重自我及“混融自我”[J]. 王进,李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5)
[3]太极拳和广场舞锻炼对女性老年人工作记忆的影响:一项ERP研究[J]. 杨子燚,梅剑,陈爽,潘宜康,袁小英,何华,岳春林.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9(01)
[4]“大家在一起”:上海广场舞群体的“亚文化”实践——表意、拼贴与同构[J]. 周怡.  社会学研究. 2018(05)
[5]广场舞和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J]. 袁空军,吴加弘.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8(03)
[6]农村集体化时期女干部身份认同的性别困境:口述史的集体记忆[J]. 胡丹.  中国农村研究. 2017 (02)
[7]冲突与治理:广场舞现象的社会学审视[J]. 舒刚民.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7(08)
[8]文化认同视域下广场舞健康发展研究[J]. 姚伟华.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9]表演的惯习:广场舞群体的生活方式变迁与自我呈现[J]. 杨君,诸秋纯.  天府新论. 2017(02)
[10]都市女性情感的自我表达与主体性建构——迈向经验解释的广场舞群体[J]. 杨君,冯燕.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本文编号:3609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609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3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