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久石让钢琴曲专辑《Encore》作品风格性和声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22 20:01
  久石让(Joe Hisaishi,ひさいしじょう),日本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他的音乐作品多为电影配乐,以其婉转动听的旋律与幽雅美妙的和声而著称。由他配乐的电影作品不胜枚举,尤其是与宫崎骏吉卜力动画工作室长达几十年亲密无间的合作所创作的大量作品,感动了世界,被世人称赞。他的音乐能成为当代音乐的翘楚,主要体现在他作品中“融合”了传统和现代音乐的因素和特质:传统和声及作曲技术、近现代民族调式和声及朗朗上口的旋律、不同叠置和弦、以及流行音乐节奏、音调等。他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音乐的精华,适应当代人的审美,体现出了民族性与世界性融合的音乐内涵。本文以久石让2002年修订改编的钢琴专辑——《Encore》为研究对象,从作品的旋律、和弦、和声以及音乐审美四个方向来探究他在商业性影视音乐以及作曲领域取得成功奥秘。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1 久石让多元化音乐风格展现出了新时代的音乐时尚
        2 久石让是商业和艺术性双赢的作曲家
    二、钢琴曲专辑《ENCORE》介绍
    三、研究现状与方法
第一章 融合东西方审美的多元化调式旋律
    第一节 涉猎广泛的调式旋律语言
        1 传统大小调特征旋律
        2 古老而又现代的七声自然音调式旋律
            (1)单一调式
            (2)七声同音列调式交替及多主音特点
        3 古老而又现代的五声、五声性调式旋律
        4 自然音调式旋律中融合大小调和流行音乐元素
    第二节 传统与近现代的同主音交替旋律与调式转换
        1 同主音调式交替
        2 同主音调式转换
    第三节 以转调和换调手段扩展旋律的调式调性
        1 转调
        2 换调
    小结
第二章 赋予现代音乐以多样化的和声素材
    第一节 三度叠置和弦
        1 三、七和弦
        2 高叠和弦
        3 调式化的附加音和弦
            (1)七声自然音调式特征的附加音和弦
            (2)五声性调式特征化的附加音和弦
        4 空五度和弦
    第二节 非三度叠置和弦
        1 四度叠置和弦
        2 混合结构的和弦、复和弦
    小结
第三章 搭建以与众相通的传统、近现代和声语言
    第一节 功能性、色彩性的和声
        1 传统大小调功能性和声
        2 七声、五声性自然音调式和声
            (1)基本功能与交替功能的和声进行
            (2)其他多种和弦关系的和声进行
            (3)调式风格的旋律性和声低音进行
        3 丰富的终止式和声技法
            (1)继承传统终止式的和声
            (2)调式和声特征的终止式
    第二节 同主音调式交替和弦与调式交替
        1 传统大小调同主音交替和弦与调式交替
        2 七声、五声性同主音调式交替和弦与调式交替
    第三节 近现代特征的和声运用
        1 异调和声配置
        2 平行进行与线性和声
        3 非三度叠置和弦的和声
            (1)四度叠置和弦的和声进行
            (2)不同叠置和弦纵向组合与衔接
    第四节 丰富的传统与近现代转调技术
        1 通过共同和弦的转调、转调模进
            (1)调式和声共同和弦的转调
            (2)转调模进
        2 句或段的直接换调
    小结
第四章 简约而不简单的音乐审美观念
    第一节 音乐审美观念的由来
        1 审美观念中世界属性的由来
        2 审美观念中民族属性的由来
    第二节 多元音乐文化集合下的“简约式”表达
        1 以“简约”的方式向大众展示现代音乐的美
        2 以“折中”的心态引领民族音乐走向世界
    第三节 简约而不简单的审美观念在钢琴曲专辑《Encore》中体现的审美价值
        1 追求精致的旋律与调布局
        2 不协和和弦的运用
        3 敏感细腻的和声语言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66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866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f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