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世界音乐》教材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31 06:45
文章首先纵向地梳理了新时期以来《世界音乐》教材的建设与发展概况,剖析了不同历史语境、教育环境对于该课程、教材建设的影响;也通过教材的变化完善、推陈出新,反观了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其次,参照历时与共时的对应关系,笔者对各类型的教材做了横向的解读与剖析,根据教材的文化属性和特色化建构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针对性推介。在共时的维度,笔者基于对教材文本的静态分析和对教学情境的动态反观,一方面论述了教材的体例、架构、内容、原则等文本组织,透过教材间的普遍性解读了其背后共有的音乐文化观念与多元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课程观入手,解读教材在教学情境中的运用理念,其理论与实践如何进行互补反观、及如何通过教师活态的讲解使教材呈现个性化的特点,与教师、教学共同构成动态的教育哲学视域。基于“视域融合”的教材观,笔者将其链接到“生活世界”的课程观与“经验会话”的教学观,进一步深化了《世界音乐》教材作为多元主体的感性诉求,关注了世界音乐教育变革下人与世界、社会、文化、自然、生活、音乐动态的交往与联结。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其意义
二、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三、创新点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教材与教学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建设概况
一、科学定位与教学宗旨
二、课程目标与哲学基础
三、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
第二节 教材组织与体系建构
一、内容体系与基础要素
二、组织形式与层次结构
三、编写原则与框架体系
第三节 文化观念与教育理念
一、“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
二、“跨文化边界”与“文化多样性”
三、“文化相对价值观”与“多元音乐文化观”
结语
第二章 教材建设的历时与共时比较
第一节 历时比较
一、“前自觉的基础期”(1978-2000)
二、“自觉的发展期”(2000-2010)
三、“自信的相对成熟期”(2011-至今)
第二节 共时比较
一、教材共性与个性解读
二、教材受众的审视与推介
第三节 类型阐释
一、世界音乐民族志
二、文化建构
三、“个案”的“深描”
结语
第三章 专业艺术院校课程实践与教材反思
第一节 教材应用与课程解读
一、中央音乐学院
二、中国音乐学院
三、上海音乐学院
四、广西艺术学院
五、南京艺术学院
第二节 比较与反思
一、综观:几所专业艺术院校课程实践
二、审视:教材使用的单一化
三、反思:教材与教学实践的脱节
四、接纳:师生观念结构的文化断层
五、突破:教材的壁垒和窘境
结语
第四章 历史视野下的教材面面观
第一节 变革中的教材观
一、从“借鉴”走向“自主”
二、从“双基”走向“素养”
三、从“传统”走向“未来”
第二节 课程观与教学观的转向
一、从“知识理性”转向“文化理解”
二、从“知识传授”转向“沟通交流”
三、从“文化边缘”转向“文化认同”
第三节 哲学视野下的世界音乐教育观
一、感性的“对话”——教材文本作为多元主体的诉求
二、生命亲历的“经验”分享——课程教学作为生活世界的会话
三、文化“异质”的包容——多样性作为世界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体验
结语
结语
本文涉及的主要《世界音乐》教材
附录一(问卷数据统计)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943610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其意义
二、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三、创新点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教材与教学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建设概况
一、科学定位与教学宗旨
二、课程目标与哲学基础
三、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
第二节 教材组织与体系建构
一、内容体系与基础要素
二、组织形式与层次结构
三、编写原则与框架体系
第三节 文化观念与教育理念
一、“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
二、“跨文化边界”与“文化多样性”
三、“文化相对价值观”与“多元音乐文化观”
结语
第二章 教材建设的历时与共时比较
第一节 历时比较
一、“前自觉的基础期”(1978-2000)
二、“自觉的发展期”(2000-2010)
三、“自信的相对成熟期”(2011-至今)
第二节 共时比较
一、教材共性与个性解读
二、教材受众的审视与推介
第三节 类型阐释
一、世界音乐民族志
二、文化建构
三、“个案”的“深描”
结语
第三章 专业艺术院校课程实践与教材反思
第一节 教材应用与课程解读
一、中央音乐学院
二、中国音乐学院
三、上海音乐学院
四、广西艺术学院
五、南京艺术学院
第二节 比较与反思
一、综观:几所专业艺术院校课程实践
二、审视:教材使用的单一化
三、反思:教材与教学实践的脱节
四、接纳:师生观念结构的文化断层
五、突破:教材的壁垒和窘境
结语
第四章 历史视野下的教材面面观
第一节 变革中的教材观
一、从“借鉴”走向“自主”
二、从“双基”走向“素养”
三、从“传统”走向“未来”
第二节 课程观与教学观的转向
一、从“知识理性”转向“文化理解”
二、从“知识传授”转向“沟通交流”
三、从“文化边缘”转向“文化认同”
第三节 哲学视野下的世界音乐教育观
一、感性的“对话”——教材文本作为多元主体的诉求
二、生命亲历的“经验”分享——课程教学作为生活世界的会话
三、文化“异质”的包容——多样性作为世界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体验
结语
结语
本文涉及的主要《世界音乐》教材
附录一(问卷数据统计)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943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94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