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关于新时期我国民族声乐发展道路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关于新时期我国民族声乐发展道路的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继承宝贵传统民族艺术精华的同时广纳世界优秀、前沿的声乐理论与演唱经验。笔者认为,“传统”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根”,其发展要从“根”来汲取营养,换句话说,作为青一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实践者与研究者,都要以为传承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中心,以挖掘并开拓民族艺术元素为主,以发展与普及民族声乐、开拓多元艺术、文化视野为己任,让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真正地做到根植民间艺术的土壤、吸收民间艺术精华以壮大自身,为今后更好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分。除此之外,新时期民族声乐繁荣而快速发展让我们看到,借鉴与采纳世界声乐艺术多元、前沿的演唱技巧与创作理念,能够使我国民族声乐在创作技巧、表演教学与审美视野等方面得到开拓与提高。当然,正如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在认可优点与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缺点与问题,这表现在教学上“千人一声、千声一调”的现象、传统民族声乐元素的污损与缺失以及商业化、娱乐化导致民族声乐艺术缺乏“严肃性”等问题,这都是阻碍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症结所在。笔者认为,发展不仅意味着向传统学习,向外来文化、艺术借鉴,最主要的是搞清楚传承与借鉴的本质,在发展中不断地总结自身前进与退步的原因,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民族声乐的稳步与繁荣的发展。笔者认为,个性是音乐与其它艺术的价值重心,这是欣赏者与作品之间产生共鸣的必要条件,艺术形象的个性特征越明亮、味道越浓,才能达到更感人的艺术效果和艺术想象。正如不同艺术的风格和个性相互学习、吸收与借鉴创造了更多风格的流派一样,笔者认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也要顺应这个形势。由此,本文采用举例、比较与分析等方法,总结新时期我国民族声乐的魅力所在,综合时下诸多热点问题的权威评论,以此为基础谈谈笔者对于民族声乐发展方向的一隅之见,探讨在多元世界艺术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发展道路,旨在为民族声乐发展研究提供更丰富理论支撑,希望为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时期 民族声乐 传统 借鉴 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1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9
-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民族声乐概述9-13
- (一)时间上的界定9-10
- (二)概念上的阐述10-13
- 1.民族声乐10-11
- 2.新时期民族声乐11-13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特征13-23
- (一)新时期民族声乐的发展13-15
- 1.复苏时期13-14
- 2.繁荣时期14-15
- (二)新时期民族声乐的特征15-23
- 1.丰富的声乐作品15-18
- (1)民族性15-16
- (2)时代性16-17
- (3)艺术性17-18
- 2.多元的演唱方法18-22
- (1)民族与通俗19-20
- (2)民族与美声20-21
- (3)原生态唱法21-22
- 3.多样的演唱形式22-23
- 第四章 对新时期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思考23-35
- (一)发展的主要成就23-26
- 1.演员与受众群体艺术素养的提升23-24
- 2.媒体的推广与社会音乐活动推动民族声乐发展24-25
- 3.国际上的影响25-26
- (二)发展的主要问题26-30
- 1.唱法的争辩26-28
- 2.“土洋腔”的碰撞28-30
- (三)民族声乐的发展趋势30-35
- 1.以我为主30-32
- 2.博采众长32-35
- 结论35-36
- 致谢36-37
- 参考文献37-43
- 个人简介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萍;;民族唱法的创新问题探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鲁林;;关于民族声乐多元化的思考[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3 廖珊;;关于民族唱法“千人一面”问题的思考[J];歌唱艺术;2011年08期
4 李波;;从“吴碧霞现象”谈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融合[J];黄河之声;2011年11期
5 刘高俊;;浅析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创作对民间音乐的借鉴与吸收[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额尔德木图;;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比较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徐红;肖萍;;声乐演唱的中西合璧之探索[J];人民音乐;2008年06期
8 石险峰;浅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共性与个性[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陈煜丽;;关于“民通唱法”的探讨[J];文化月刊;2009年07期
10 李盼;;民族唱法的多元化发展[J];艺海;200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师乐;浅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的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魁丽华;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及其发展趋势[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3 韩彦婷;突破“三种唱法”构建中国新型民族声乐学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霞;彭丽媛声乐艺术的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肖丽艳;民族声乐对京韵大鼓的借鉴性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潇林;论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D];西南大学;2009年
7 胡莎莎;“吴碧霞现象”声乐教学理念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任洁玉;从音响载体看我国20世纪80年代民族声乐发展状况[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751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75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