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面向藏族风格旋律的计算机自动伴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5:09

  本文关键词:面向藏族风格旋律的计算机自动伴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自动伴奏 藏族风格 和弦序列 伴奏音型


【摘要】:计算机自动伴奏是计算机自动作曲研究的一个分支,是计算机技术和音乐理论相互交融的产物。目前计算机自动伴奏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基本上是建立在西洋大小调式的基础之上,针对中国五声调式的藏族风格旋律的自动伴奏研究还十分欠缺。而且还存在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和弦结构的单一化处理难以适应音乐风格的多样化;二是和弦内部各音比例的固定化处理难以适应歌曲旋律流动的不确定性。这使得伴奏的和谐度欠佳,难以满足基本伴奏需求。为了丰富和弦的结构,提高自动伴奏的和谐性,本文针对藏族风格旋律构建一种自适应自动伴奏算法,它包括两个子算法:和弦序列提取算法和伴奏音型自动获取算法。和弦序列的生成为伴奏的自动生成奠定基础,伴奏音型获取是对和弦结构的进一步组织,两者统一于自动伴奏的过程中。和弦序列提取算法的构建方法如下:首先,对旋律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获取调性,然后对和弦特征进行提取并分类,泛化传统的三和弦关系,构建三元和弦。自适应获取三元和弦的内部音程关系,计算旋律音对和弦的贡献分值,以获取小节所有可能的三元和弦序列。采用模糊推理计算和弦能量分值,得到候选的和弦序列,简化和声进行库,提取伴奏的和弦序列。伴奏音型自动获取算法的构建过程如下:在和弦序列的基础上,根据藏族歌曲旋律与情绪的特点,结合钢琴伴奏音型的形式,构建伴奏音型数据库。通过构建的匹配算法获得匹配率最高的伴奏音型,即为该和弦的伴奏音型。依次选取整个旋律的伴奏音型序列,将伴奏音型与和弦序列进行合成,最终自动生成伴奏。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自动伴奏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自动生成的伴奏能够与旋律进行良好藕合,可以提高伴奏的民族化程度,满足藏族风格歌曲旋律的基本伴奏要求。
【关键词】:自动伴奏 藏族风格 和弦序列 伴奏音型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4.7;TP1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引言9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9-11
  • 1.2.1 研究背景9-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12-15
  • 第二章 相关音乐基础理论15-23
  • 2.1 旋律相关基础理论15-18
  • 2.1.1 旋律的基本概述15-16
  • 2.1.2 音阶与音程16
  • 2.1.3 调式与乐句16-17
  • 2.1.4 藏族风格旋律17-18
  • 2.2 伴奏相关基础理论18-20
  • 2.2.1 伴奏的基本概念18-20
  • 2.2.2 钢琴伴奏20
  • 2.3 小结20-23
  • 第三章 和弦序列提取算法的构建23-43
  • 3.1 音乐特征的提取23-29
  • 3.1.1 音乐特征的构成23-24
  • 3.1.2 音符与小节特征提取24-26
  • 3.1.3 乐句与乐段特征提取26-29
  • 3.2 和弦分类29-35
  • 3.2.1 和弦特征提取30-32
  • 3.2.2 基于支持向量机DAG的和弦分类32-35
  • 3.3 和弦序列提取算法35-41
  • 3.3.1 三元和弦序列提取36-38
  • 3.3.2 和声进行库构建38-39
  • 3.3.3 和弦序列生成39-41
  • 3.4 小结41-43
  • 第四章 伴奏音型自动获取算法的构建43-57
  • 4.1 伴奏音型的特征分析43-49
  • 4.1.1 藏族旋律的特征分析43-45
  • 4.1.2 伴奏音型的情绪45-47
  • 4.1.3 钢琴伴奏音型特征分析47-49
  • 4.2 伴奏音型的自动获取算法49-55
  • 4.2.1 伴奏音型数据库构建50-52
  • 4.2.2 伴奏音型匹配算法52-53
  • 4.2.3 伴奏自动生成53-55
  • 4.3 小结55-57
  • 第五章 实验分析与总结57-69
  • 5.1 实验流程57-59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59-67
  • 5.3 小结67-6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9-71
  • 6.1 总结69-70
  • 6.2 展望70-71
  • 参考文献71-75
  • 致谢75-7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77-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如;;歌曲伴奏音型的选择[J];音乐世界;1992年12期

2 赵洪斌;;论黄自歌曲钢琴伴奏音型的分类及表现作用[J];毕节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刘颖,岳英放;提高视唱能力的新途径[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4 金秋;伴奏音型的选择、变化与承接——编写钢琴伴奏的基本识识之二[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5 舒泽池;;电脑怎样修改音乐(三)[J];歌曲;2001年10期

6 陆璐璐;;伴奏音型在钢琴伴奏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4年07期

7 叶波;让伴奏艺术之花更美[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8 黄彦博;中师《琴法》教学管见[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9 陈铭志;支声音乐的应用[J];音乐研究;1981年04期

10 唐南;浅析戏剧系声乐伴奏方法[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牛靖雯;面向藏族风格旋律的计算机自动伴奏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陈魁;基于音型数据库的钢琴自动伴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88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888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5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