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乃斯库《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民族主义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06:26
本文关键词:埃乃斯库《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民族主义风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埃乃斯库 “民族主义风格”特征 《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
【摘要】:乔治.埃乃斯库(George Enescu1881--1955),是罗马尼亚在20世纪初的著名的民族音乐家。谈到埃乃斯库,他被大众熟知的身份是20世纪早期世界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大师,但他真实的音乐身份却不仅仅如此。他集作曲、小提琴演奏、钢琴演奏、音乐教育、指挥五种身份于一身,被欧洲乐坛称为“音乐界新出现的一轮太阳”。纵观世界音乐史我们不难发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许多多才多艺的天才音乐家,但是像乔治.埃乃斯库一样的音乐家却少之又少。因为他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在世界音乐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埃乃斯库在罗马尼亚音乐史中拥有重要的地位,他就像古罗马的“两面”太阳神一样,一面朝向过去,一面朝向未来。他的作品虽然植根于罗马尼亚传统的民族音乐,但在对传统音乐素材的编排加工组织上却运用了西方的创作手法和概念。他独特的创作手法,对罗马尼亚本民族的音乐发展而言,就像是一轮红日照亮了罗马尼亚民族音乐在20世纪新的发展道路。他所创作的作品充满着浓郁的罗马尼亚风格,尤其是1901年创作的《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 《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是作者在1901年创作的。作曲家共写过两部交响狂想曲,第二部狂想曲是作者在1902年创作的,两部交响曲标题相同但调性不同。两部作品于1903年在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首演,并且由乔治埃乃斯库亲自指挥,不仅受到了罗马尼亚人民的欢迎,而且还使世界各国的音乐爱好者都为之惊叹,至今仍然是世界各地著名交响乐队和著名指挥家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在两部交响狂想曲中,《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是乔治.埃乃斯库最为世界人民熟知的作品。它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罗马尼亚的本土音乐,是罗马尼亚民族音乐的象征。对罗马尼亚音乐来说,它具有更加深远的影响;它是罗马尼亚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交响音乐作品,它开创了一条带有罗马尼亚风格的现代交响音乐创作之路,为罗马尼亚现代民族音乐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正是由于《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是罗马尼亚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是罗马尼亚民族音乐的象征,所以研究这部作品对于我们了解罗马尼亚民族音乐,填补西方音乐史上罗马尼亚民族乐派的空白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以埃乃斯库的《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为研究对象,将该作品的民族化创作特征同埃乃斯库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条件以及个人经历相联系,总结出影响《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民族主义风格的重要因素;又运用音乐本体分析的方法,结合民族音乐学,对作品中体现的罗马尼亚民族主义风格进行分析和总结。 全文主体由引言、三章和结语组成。 引言部分从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与思路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已有的国内外史实资料进行综述,,并阐述该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以及笔者对本文研究的创作方法与思路阐述。 第一章主要包括埃乃斯库人生经历、创作阶段的分期及作品《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的概况,通过对作曲家生平、创作阶段及其作品的基本认知,力求对作品进行准确的剖析。 第二章是对埃乃斯库《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民族化风格特征的分析阐述,主要就旋律、节奏、管弦乐配置、表演艺术特征、绚丽多彩的音乐主题五个方面对交响狂想曲进行音乐本体的分析,从而认识了解到作曲家是如何组织乐曲来展现罗马尼亚民族独特的民族主义风格的。 第三章分析了影响《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民族主义风格的因素,并且将这些因素分为历史背景、文化背景、音乐背景和生活环境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叙述。通过对历史、文化、音乐、生活环境因素的简要分析,达到对《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民族风格创作背景全方位的认知。 结语基于前三章的论述内容对《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体现的民族主义音乐风格进行总结性阐述。
【关键词】:埃乃斯库 “民族主义风格”特征 《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05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1
- 引言11-15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3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13-15
- 第一章 埃乃斯库与《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的创作15-29
- 第一节 埃乃斯库的音乐成就16-27
- 一 音乐创作17-25
- 二 音乐表演25-27
- 三 音乐教育27
- 第二节 《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的创作27-29
- 第二章 《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民族化风格特征29-53
- 第一节 民歌化的旋律29-35
- 一 莱乌塔尔民歌的素材30-32
- 二 多依娜民歌的素材32-33
- 三 民歌旋律的装饰性变化33-35
- 第二节 舞曲性的节奏35-40
- 一 霍拉舞曲素材的运用35-36
- 二 塞尔巴舞曲素材的运用36-38
- 三 附点节奏的运用38-39
- 四 自由非规整的节奏的运用39-40
- 第三节 民族特色的管弦乐40-44
- 一 单簧管与双簧管问答式的乐句41-42
- 二 弦乐的华彩乐段42-44
- 第四节 民间艺人(莱乌塔尔)表演艺术特征44-50
- 一 装饰音方面44-46
- 二 力度方面46-48
- 三 速度方面48-49
- 四 音乐演奏符号和表情符号方面49-50
- 第五节 绚丽多彩的音乐主题50-53
- 第三章 影响《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民族主义风格的因素53-59
- 第一节 历史背景53-54
- 第二节 文化背景54-55
- 第三节 音乐背景55-57
- 第四节 生活环境57-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戢祖义;;梅纽因和埃奈斯库[J];儿童音乐;2010年08期
2 蔡天新;;罗马尼亚:候鸟的聚散地[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7年02期
3 G·巴兰,谢非;乔治·埃涅斯库在现代音乐中的地位[J];人民音乐;1956年10期
4 赵惟俭;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英雄史诗——介绍罗马尼亚当代音乐创作[J];人民音乐;1978年03期
5 齐诺·万恰 ,孙更新;向乔治·埃乃斯库致敬——纪念乔治·埃乃斯库一百周年诞辰[J];人民音乐;1981年08期
6 任乐;新出版的罗马尼亚乐谱[J];人民音乐;1981年10期
7 李家渔;陆宝根;;罗马尼亚音乐家 乔治·埃乃斯库[J];世界知识;1981年16期
8 音翔;布加勒斯特乔治·埃内斯库爱乐管弦乐团[J];视听技术;1998年09期
9 卞祖善;“用心灵为祖国服务”——纪念乔治·埃奈斯库逝世50周年[J];视听技术;2005年12期
10 赵鸿光;;罕见的音乐全才乔治·埃涅斯库[J];音乐爱好者;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909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909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