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中国民族音乐的情绪结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6 05:05

  本文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的情绪结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民族音乐 情绪表达 结构模型 因素分析


【摘要】:音乐之所以这么受到大众的欢迎,原因主要在于音乐具有情绪效应。西方学术界已经在音乐和情绪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若是直接将西方音乐和情绪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东方音乐材料和被试,极有可能会“水土不服”。就国内研究而言,中国民族音乐的系统性情绪结构研究仍是一片空白,因此本研究尝试对该主题进行一个初探,聚焦于中国民族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力求提供一个全面而合理的中国民族音乐情绪结构模型。在研究一中,95名大学生被试分别对情绪词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行词语筛选,补充一些文献中常见的音乐情绪词语和中国民乐情绪形容词后,再删去一些同义词,获得一份能够被大部分潜在被试所认可的情绪词表。在研究二中,167名民乐爱好者对词表进行打分,得到一份中国民族音乐相关的情绪词表。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初步构建出中国民族音乐的情绪结构。在研究三中,101名被试通过现场听音乐方式来进行词语评分,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二所得的民乐情绪结构与研究三样本达到了中等拟合。最终,得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7因子情绪结构。本研究所构建出来的情绪结构模型不仅系统地分析了民乐的情绪结构,与西方音乐情绪进行了跨文化研究比较,填补了中国民乐情绪结构的研究空白,更能为日后情绪音乐库的建立提供重要的选择和评价标准。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 情绪表达 结构模型 因素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0-0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2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2-23
  • 1. 情绪模型研究回顾12-17
  • 1.1 音乐情绪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情绪12-13
  • 1.2 日常情绪的结构模型13-16
  • 1.3 音乐特异性情绪模型的研究回顾16-17
  • 2. 文化差异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17-20
  • 2.1 非音乐领域的文化差异研究17-19
  • 2.2 音乐领域的文化差异研究19-20
  • 3.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20-23
  • 3.1 总结回顾及问题提出20-22
  • 3.2 研究意义22-23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23-50
  • 研究1 情绪词表的编制23-25
  • 1.1 目的23
  • 1.2 方法23-24
  • 1.3 结果和讨论24-25
  • 1.4 小结25
  • 研究2 中国民族音乐情绪结构的探索性分析25-39
  • 2.1 目的25-26
  • 2.2 方法26-27
  • 2.3 结果27-37
  • 2.4 讨论37-39
  • 2.5 小结39
  • 研究3 中国民族音乐情绪结构的验证性分析39-50
  • 3.1 目的39
  • 3.2 方法39-41
  • 3.3 结果41-48
  • 3.4 讨论48-49
  • 3.5 小结49-50
  • 第三部分 总讨论50-55
  • 1. 主要目的与研究发现50-51
  • 2. 民乐所表达情绪的类别51-55
  • 2.1 音乐情绪和日常情绪的差异51-52
  • 2.2 因子内部以及因子之间的差异52-53
  • 2.3 中国民族音乐7因素情绪结构模型vs.日内瓦音乐情绪模型(GenevaEmotional Music Scale)53-55
  • 第四部分 研究不足与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66
  • 附录66-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星南;;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特征及其形成[J];艺术百家;2007年S2期

2 刘曦;;杂谈中国民族音乐[J];电影评介;2008年09期

3 胡小军;赖明英;;传承与创新——全球化视野下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刍议[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程幸培;;浅谈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意义及现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4期

5 谢霜;;关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几点思考[J];艺术广角;2008年03期

6 尚艳霞;;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发展的关系[J];音乐生活;2008年08期

7 张飞;;论中国民族音乐商品化的若干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8 荆建华;;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兴趣的有效手段[J];歌海;2009年01期

9 舒智慧;;浅析中国民族音乐的市场前景[J];现代商业;2009年09期

10 周晓丽;;浅议中国民族音乐的特性[J];学术交流;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丽娟;林祥柽;;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市场化策略研究——兼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2 罗仕艺;陈世权;;中国民族音乐曲式结构的模糊性[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3 岳洋;;《鲜花献给爱乐女》选题策划[A];图书选题策划报告——第五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丽萍;朱哲琴:要让世界听到中国民族音乐[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记者 温宪 施晓慧;江主席在美出席中国民族音乐会[N];人民日报;2000年

3 徐沛东;在“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基金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辞[N];中国艺术报;2009年

4 记者 吴伟农 丁宝忠;中国民族音乐会享誉联合国[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5 中央民族乐团党委书记 董天恒;民乐30年“走出去”之路[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赵世民;暂别读者[N];音乐周报;2012年

7 郑寒月;名家“大手拉小手”普及民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本报记者 肖洁;民乐,国人爱她没商量[N];兰州日报;2006年

9 陈俊;跨越时空的聆听[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北京汇文中学 海倩文;我对一堂课的思考(未完待续)[N];音乐周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天葵;中国民族音乐厅堂ITDG和IACC的主观优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石骏;中国民族音乐的情绪结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符晓钰;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理论与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孙科;中国民族音乐特征提取与分类技术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薛辰婕;独立构建以五声性调式为基础的中国民族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体系[D];武汉音乐学院;2013年

5 王茜;中国民族音乐语言特征在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6 蔡威;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中民族元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7 许洋;论视唱练耳教学中可塑性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D];中央音乐学院;2014年

8 边皓;中国民族音乐作品在双排键电子琴上的诠释[D];西安音乐学院;2015年

9 王莉;论赵元任声乐作品的民族性与演唱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21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921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5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