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西方音乐通向“后调性”的历史路径

发布时间:2017-09-26 09:10

  本文关键词:西方音乐通向“后调性”的历史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调性 后调性 调式语言 无调性 晚期浪漫派 印象主义 序列主义


【摘要】:大小调功能和声调性体系是西方音乐自巴洛克时期到浪漫主义后期三百年时间内作曲家们普遍遵守的创作准则。当西方音乐的历史画卷展开至中后期浪漫派时,极端半音化和与之相应的极度的音乐情感表达、非大小调式体系和与之相应的异国情调音乐元素,等等,渐渐泛滥成一股离心之力,调性的逻辑伟力似乎在其无限制的开疆拓土的过程中逐渐耗尽了能量,显出疲态,最终,调性不再是凝聚所有音符组群与各种音乐表现参数的结构之力,或在极度复杂的线条化与半音化织体中隐而莫辨;或在频繁的调性游移与主音"漂浮"状态下松弛乏力;亦或在各种另辟蹊径的"理性逻辑"的围攻之下岌岌可危;更在音色、节奏等"次要"参数独领风骚时消散殆尽。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调性 后调性 调式语言 无调性 晚期浪漫派 印象主义 序列主义
【分类号】:J614.5
【正文快照】: 众所周知,大小调功能和声调性体系是西方音乐自巴洛克时期(约1600)到浪漫主义后期(约1910)三百年时间内作曲家们普遍遵守的创作准则。关于调性,雷蒂认为:调性(tonality)这个术语,是十九世纪中叶前后由比利时作曲家与音乐学家约瑟夫·菲蒂斯采用到音乐中来的。它意指几个世纪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硌;;质疑“西方音乐”[J];中国音乐学;2006年03期

2 李晓冬;;多义的形式——20世纪西方音乐思想中的形式论因素[J];音乐研究;2006年04期

3 宋颖;;近代西方音乐传入中国的途径[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元媛;;也谈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24期

5 夏芳;;浅谈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J];才智;2011年08期

6 ;西方音乐学会第三届年会在我院召开[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陈歌莹;;教学视野下的《西方音乐简史》[J];音乐创作;2012年09期

8 曹晔;;20世纪西方音乐之我见[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9 杨九华;;西方音乐与文化体征的深度关联[J];音乐研究;2013年04期

10 马麒;;从20世纪音乐变化的原因谈西方音乐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3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金国;;浅谈中国的美声歌曲发展及其特点[A];中国近现代史料专题研究[C];2011年

2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燕迪 冯磊;立足中国的西方音乐研讨盛会[N];音乐周报;2005年

2 韩浩月;西方音乐来华的商业氛围[N];深圳商报;2012年

3 杜文;一部扎实的音乐史著作 一次坦诚的对话[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马跃;西方音乐的源头[N];音乐周报;2001年

5 ;平等对话是否可能[N];光明日报;2002年

6 新华社记者 孙丽萍;瞿晓松 痴情中国民乐[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凌宪初;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音乐伦理的精神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仲明;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1980-200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敏慧;近代西方音乐在青岛的传播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2 李霏;译著《十九世纪日本对西方音乐的接受》及书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姚益锋;西方音乐的扩散[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4 伦晓虎;西方音乐的“全球化”与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关系[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5 周婷;探寻在基督教精神影响下,西方音乐中的人性关怀[D];西安音乐学院;2013年

6 王尚清;论历史哲学审视下的西方音乐[D];西安音乐学院;2015年

7 胡畔;城市灵光的映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阳;近代中国人接受西方音乐的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王莹莹;西方音乐何以能“世界化”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14年

10 白一冰;从出使笔记看晚清文化精英对西方音乐的审美心态[D];星海音乐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922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922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4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