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金正平与音诗《长白山之春》

发布时间:2017-09-27 16:30

  本文关键词:金正平与音诗《长白山之春》


  更多相关文章: 金正平 音诗 长白山之春 作品分析 美学特点


【摘要】:金正平是著名的中国朝鲜族作曲家、教育家、指挥家。国家一级指挥、中国音协交响乐爱好者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常务理事。其祖籍是朝鲜黄海道信川郡。金正平出生于中国南昌,由于从小受家庭环境影响而热爱音乐,从此走上音乐之路。他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三乐章交响乐《国殇》、音诗《长白山之春》、交响组曲《丝绸之路》等等。金正平的音乐作品跟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本篇论文主要在金正平的人生经历与音诗《长白山之春》两者之间展开,分为四部分进行。一、绪论部分就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逐一说明。通过研究背景明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采取适当研究方法,了解关于金正平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填补或补充已往研究中的空白。二、对金正平人生经历的研究首先是通过对金正平的家族背景进行探讨,分析其长期居住于汉族地区的历史原因以及其家族从祖国朝鲜到中国生活的历史过程,通过追溯金正平先生的人生经历来分析音乐创作对于其人生的重大影响,并阐述《长白山之春》的音乐创作背景。三、通过分析金正平的音诗《长白山之春》,了解音诗音乐本体的曲式结构,总结其结构特点。通过和声材料的运用、和声进行、和声支持的调性转换三个方面对《长白山之春》的和声方面全方位的进行分析。总结交响诗中配器的使用情况以及技术的运用。这首音诗以主调为主,但其中仍含有复调的技术运用,本文将对其逐一分析。四、以第三章音乐本体的技术性分析为前提,分析音诗的意蕴。透过有限的音乐,体会其中无限的内涵。了解音诗民族性元素的运用,体会音诗《长白山之春》中的朝鲜族风格。从音乐形式与音乐对客观景物的表现中体会音诗蕴含的印象性特征。
【关键词】:金正平 音诗 长白山之春 作品分析 美学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0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现状9-11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第二章 金正平的人生经历与音诗《长白山之春》的创作背景13-20
  • 2.1 人生经历13-18
  • 2.1.1 家族背景13-14
  • 2.1.2 个人经历14-18
  • 2.2 音诗《长白山之春》的创作背景18-20
  • 第三章 音诗《长白山之春》的作品分析20-43
  • 3.1 曲式分析20-27
  • 3.2 和声分析27-34
  • 3.3 配器分析34-41
  • 3.4 复调分析41-43
  • 第四章 音诗《长白山之春》的美学特点43-48
  • 4.1 《长白山之春》的意蕴43-44
  • 4.2 《长白山之春》的民族性44-46
  • 4.3 《长白山之春》中的印象派影响46-48
  • 结论48-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5
  • 附录A 笔者与金正平合影55-56
  • 附录B 音诗《长白山之春》总谱56-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舒模;谈歌剧“草原之歌”的音乐[J];人民音乐;1955年06期

2 王喜;;著名作曲家金正平:“癌只是一种病,平常心对待”[J];老同志之友;2013年14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杰;金正平:用火炬展示移动人的风采[N];河南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柏青;金正平与音诗《长白山之春》[D];延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30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930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2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