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三皈》与《三皈赞》——弘一大师《三宝歌》创作及刊布资料考释
本文关键词:《赞三皈》与《三皈赞》——弘一大师《三宝歌》创作及刊布资料考释
【摘要】:《三宝歌》是由太虚大师作词、弘一大师选曲制作的一首弘扬佛教的歌曲。此歌发表后虽历经战乱与变革,却仍成为至今佛教界内外广泛传唱的弘法经典歌曲。由于史料的缺乏,此歌曲研究中尚存在许多疑点。经考证,此歌最早版本当为1930年2月发表于《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的《赞三皈》,后有1933年2月发表于《佛学半月刊》的《三皈赞》,最终更名为《三宝歌》发表于《海潮音》(1938年10月)。从各种史料来看,此歌在1938年第三次刊发之前就有广泛影响。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
【关键词】: 弘一大师 《三宝歌》 太虚大师
【分类号】:J608
【正文快照】: 出家后的弘一大师“诸艺”未废,他“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1],创作了大量的佛教艺术作品。就音乐而言,他创作有《三宝歌》《清凉歌集》以及《厦门第一届运动会会歌》等歌曲作品。其中,《三宝歌》作为他出家后的第一首作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秀艳;多变中的永恒──弘一大师的爱国情结[J];中国宗教;2003年07期
2 陈星;弘一大师杭州行迹[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周红路,周文杰;与时俱进的弘一大师——为纪念弘一大师圆寂六十周年而作[J];社会科学家;2003年01期
4 王勇则;弘一大师别号“二一老人”的来由[J];钟山风雨;2004年04期
5 贺伟;;弘一大师义救匡庐女[J];档案天地;2007年06期
6 林长红;;闽南:弘一大师最后的文化驿站[J];东方收藏;2010年10期
7 高启新;;温州:弘一大师挚爱的第二故乡[J];东方收藏;2010年10期
8 学诚;;在《弘一大师全集》修订版首发式上的讲话[J];法音;2010年11期
9 苏渊雷;;弘一大师百岁诞辰书画金石展观感[J];法音;1981年01期
10 蔡惠明;;夏丐尊与弘一大师[J];法音;198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清源;;弘一大师与闽南文化关系[A];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鲍国华;;入世的才情与出世的有情——李叔同(弘一大师)新论[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3 高令印;;试论弘一大师的律学思想[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陈扬渲;弘一大师出家后未弃画笔[N];浙江日报;2005年
2 黄松光;温州首座弘一大师纪念堂落户瓯海千年古刹宝严寺[N];温州日报;2010年
3 本版撰文:张国锋;爱就是慈悲[N];中国电影报;2005年
4 记者 潘秀慧 缪小霞 黄松光 周吉敏;传承精神促文化繁荣发展[N];温州日报;2010年
5 祖亓;读书——坐风雨晦暝[N];中国文物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钱冶;假作真来真亦假[N];中国文物报;2010年
7 许士中;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N];中国证券报;2009年
8 一舟;正确看待得失,,所谓咸也好淡也好![N];格尔木日报;2011年
9 渊默;好书即天堂[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德伟;寺庙的品格[N];中国民族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星;弘一大师温州交游考论[D];温州大学;2013年
2 倪淑娟;弘一大师书学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韩敏;荷担南山律 践履毗尼行[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39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93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