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歌唱正音及其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05:14

  本文关键词:歌唱正音及其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歌唱正音课 歌唱语言 构建研究 语音 表现


【摘要】: 歌唱正音课是音乐院校近些年来普遍开始开设的一门新兴的语言类课程。它对校正艺术类学生的普通话发音,强化和训练他们在声乐专业、播音主持专业、语言类节目表演专业能拥有良好的发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音乐教育界同仁的重视。 歌唱正音课学习的目的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在气息的运用,声音与气息的合理搭配,声音的传递,字义、词义、句义的表达等诸多方面有机地结合,真正使学生能声情并茂地把良好的语言发音运用于声乐演唱、播音主持和舞台表演专业。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歌唱正音课的理论构想以及该课程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简明扼要地对歌唱的语言进行了综述。第三部分从歌唱语言的音节和音素入手对歌唱正音课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论述。第四部分集中论述和分析了歌唱语言的表现。
【关键词】:歌唱正音课 歌唱语言 构建研究 语音 表现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第一部分 歌唱正音课理论构想7-11
  • 一、缘起7
  • 二、学科框架的初步设想7-11
  • 三、歌唱正音课研究现状简述11
  • 第二部分 歌唱语言综述11-14
  • 一、歌唱语言的特点12-13
  • 二、说话与歌唱的异同13
  • 三、朗诵与歌唱的异同13-14
  • 第三部分 歌唱语言的语音14-58
  • 一、语音的一般知识14-15
  • 二、音节和音素15-16
  • 三、歌唱语言中声母的发音规律及技巧16-22
  • 四、歌唱语言中韵母的发音规律及技巧22-58
  • 五、歌唱语言中声调的运用及规律58
  • 第四部分 歌唱语言的表现58-74
  • 一、生活语言与舞台艺术语言59-60
  • 二、舞台语言的重音60-64
  • 三、舞台语言的停顿64-67
  • 四、舞台语言的语调67-74
  • 结语74-75
  • 参考文献75-76
  • 致谢7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黎;音乐教学中歌唱心理因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付莉;;浅谈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S1期

3 宋雷;;关于歌曲演唱二度创作的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陈自勤;;歌曲传播途径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魏桂珍;;谈儿童声乐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6 马婷婷;;自信的歌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7 李磊;;浅谈歌唱中“松”与“紧”的把握[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李磊;;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高艳;;新课改下的多元化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探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刘印华;美声通俗民族唱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声原理[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超;;歌唱的艺术处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赵德韵;;多媒体技术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丽;;试论我国推进创造性主题音乐教育的几个维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崔鸿源;梁丽红;;试论钢琴艺术教育与学习心理素质培养[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永发;杜诗四家注之内容系统与功能系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黎;王维诗歌三家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唱歌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8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丁;浅析高师视唱练耳学科发展中的音乐审美心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静;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听觉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丹;论民歌演唱中的“润腔”[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赵妍;由“吴碧霞中西合璧唱法现象”思考声乐教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伟;当前高师声乐教材使用存在的问题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东恩;论新时期民族声乐的特征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温洲;李双江歌唱艺术风格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敬华;尚德义三首花腔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丽春;古诗词吟诵教学的有关调查与实验[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安丽;三种唱法及声乐比赛分类方法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04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04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7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