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中国民族声乐女高音声部发展探究——女高音声部中声种划分前景

发布时间:2017-10-10 15:01

  本文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女高音声部发展探究——女高音声部中声种划分前景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声乐 声种划分 女高音声部 声音特点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民族声乐女高音声部的发展现状和教学中女高音声部不同声种划分前景的分析,得出在教学演唱中根据不同声音特点将女高音划分出不同演唱类型(声种)对丰富民族声乐理论教学与实践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民族声乐教育系;
【关键词】民族声乐 声种划分 女高音声部 声音特点
【分类号】:J616.2
【正文快照】: 一、民族声乐女高音声部发展现状中国民族声乐是一门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在教学、演唱还是理论创作上都已具规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女高音声部的发展尤为突出。在教学领域中,各高等艺术院校招收的学生无论男女基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旭;;谈女高音“换声区”的训练[J];歌海;2011年01期

2 吴晓斌;;论女高音声部划分体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1期

3 沈金华;刘冬;;谈民族声乐教学中花腔女高音的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12期

4 赵德山;;对中国民族声乐声部建设问题的思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雪;;论俄罗斯歌曲《黑眼睛》的呼吸运用及情感表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2 张艳林;;民族声乐风格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张艳林;;传统民歌在当代民族声乐中的价值和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4 何静;;怎样提高歌唱中的声情并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5 程虹;;学习声乐演唱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王雯;;浅谈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孟姜女》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7 丁一凡;;浅析“中国唱法”提出的合理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8 李婧;李强;;浅谈歌剧《唐璜》中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中女中音的声音处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9 赵大海;;高教师范专业声乐教法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施启龙;;中国民族唱法发展的新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超;;歌唱的艺术处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史yN琳;;声乐演唱中语言情感艺术的探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徐美辉;20世纪湖南音乐家群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卓;借鉴、融通及其它——中西花腔女高音演唱艺术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淋淋;从音乐社会学角度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菁;基于声乐演唱的艺术美探究中国民族声乐之“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文皓;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歌唱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娄姝妹;抒情女高音基莉·迪·卡娜娃的歌唱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国栋;康保二人台的艺术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艳;《孔空声乐练习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丹;论民歌演唱中的“润腔”[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丽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时代性特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湖;中国音乐学院、湖南省文化局联合举办民族声乐训练班[J];中国音乐;1981年02期

2 吕呐;民族声乐训练班胜利结业[J];中国音乐;1981年04期

3 周大风;漫谈字正腔圆[J];中国音乐;1983年01期

4 孟庆洋;试论民族声乐发展的途径[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5 任风秋;略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6 彭晓玲,吴凡;戏曲板式结构与我国当代民族声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7 徐占占;科学的发声 民族的风格——王品素教授民族声乐教学经验探讨[J];人民音乐;1999年10期

8 郭克俭;民族声乐男声的几种演唱模式[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朱玉;关于民族声乐发展问题之思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陈红卫;从“字正腔圆”看我国民放声乐教育[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金惠子;民族声乐文化的优秀传承者——黑力[N];音乐生活报;2011年

2 石惟正;我的民族声乐观[N];音乐周报;2000年

3 梁占峰;唱法与审美多元化[N];音乐周报;2004年

4 晨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声乐的发展要坚持多样化审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天水市歌舞团 杨涛;浅谈民族声乐与民族唱法[N];天水日报;2009年

6 金鹿;黄钟大吕中国流[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韩溪;站得再高些 想得再远些[N];文艺报;2000年

8 记者 原中倩;良好个人修养是学艺的基础[N];海南日报;2009年

9 崔彦海;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与进步[N];中国艺术报;2009年

10 ;王昆金铁霖发表联合声明[N];中国艺术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岩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脉络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健;中国民族歌剧中男中音角色的作用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晓芳;中国民族声乐的昨天、今天、明天[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云亮;声乐教学中发声技能个性化培养的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2年

5 刘粉仙;我国现阶段民族声乐的思考与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王鑫;试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菁;基于声乐演唱的艺术美探究中国民族声乐之“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洁玉;从音响载体看我国20世纪80年代民族声乐发展状况[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9 王佳丽;京剧与民族声乐的相互融合[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10 葛静;从我国民族声乐教材中选析几首优秀曲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007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07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4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