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楚剧《大别山人》唱腔及演唱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18:03
本文关键词:对楚剧《大别山人》唱腔及演唱探究
【摘要】: 楚剧具有题材广泛,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乡土气息浓厚的特点,故而深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和其他的剧种一样,楚剧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观众的流失,演员青黄不接,缺乏好的创作剧本等。多年以来,广大的楚剧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对楚剧这一地方优秀剧种的改革问题,使其满足新的文化需求,满足人们审美习惯。 由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演出的楚剧《大别山人》,是广大楚剧工作者对楚剧改革及发展的有益探索。《大别山人》中,一改传统楚剧的哭腔,清新明快的旋律、通俗易懂的台词,民歌旋律的成为重要的创作素材,还有四川话与传统楚调搭配,更添一番风味。
【关键词】:黄孝花鼓 迓腔 楚剧高腔 民歌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17.5
【目录】:
- 中文摘要5
- 英文摘要5-6
- 引言6
- 第一章 楚剧的源流6-7
- 第二章 楚剧的新创作《大别山人》7-9
- 第一节 创作题材7-8
- 第二节 创作特点8-9
- 第三章 《大别山人》的唱腔创作9-14
- 第一节 剧中传统唱腔9-12
- 1、迓腔的分类9
- 2、女迓腔、男迓腔、悲迓腔的比较9-11
- 3、楚剧高腔11-12
- 第二节 民歌旋律的应用12-13
- 1、背景伴奏音乐中的民歌12-13
- 2、女主人公唱腔中的民歌13
- 3、男主人公唱腔中的民歌13
- 第三节 唱腔与人物性格的搭配13-14
- 1、说白13
- 2、桂英13
- 3、王福13
- 4、憨哥13-14
- 5、腊妹14
- 第四章 腔式的发展14-18
- 第一节 楚剧中女迓腔及悲迓腔的发展14-16
- 1、女迓腔的发展14-16
- 2、悲迓腔的发展16
- 第二节 楚剧演唱与歌唱的联系16-18
- 1、头腔在戏剧中的运用16-17
- 2、呼吸在表演时所起到的作用17
- 3、咬字吐词17
- 4、喉位摆放的作用17-18
- 结语18
- 参考文献18-1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辉;;浅谈楚剧《追报表》音乐的革新与发展[J];大舞台;2010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汉音乐学院教授 刘正维;珍贵的成果[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大别山人》作曲者之一 胡继金;传承·求索[N];中国文化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莎;对楚剧《大别山人》唱腔及演唱探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013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1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