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调性序列音乐作品视唱中的“调性因素”训练
本文关键词:无调性序列音乐作品视唱中的“调性因素”训练
更多相关文章: “调性因素” 调式音阶 大 小三和弦 属-主解决关系
【摘要】:无调性序列音乐作品中"无调性"的纯粹程度根据作曲家及作品的个性表达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有为数不少的作品中隐含有或多或少的"调性因素"。对于此类作品的视唱,我们就可以用以往相对较为熟悉的调性音乐的些许训练方法来进行辅助性的训练,即是以熟悉的方法解决相对陌生的问题,主旨在于化繁为简。本文对此类隐含有"调性因素"的无调性音乐作品进行了举证、分析及训练方法的阐述。希望以此有针对性的丰富我们对无调性序列音乐作品视唱的训练途径。
【作者单位】: 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
【关键词】: “调性因素” 调式音阶 大 小三和弦 属-主解决关系
【分类号】:J613.1
【正文快照】: 十二音序列音乐作曲法创立的初衷即是为了寻求一种更为体系化的方法作为新的音乐结构力,以此创作无调性音乐。如此一来,作品能更为彻底的保证无调性的音高组织方式,摆脱自由无调性由于“相对”无序的创作方法可能导致的调性隐患。从这一角度来讲,以精心设计的无调性序列来结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水冰;;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节奏、节拍特色[J];北方音乐;2009年08期
2 王亮;;解读王西麟《交响壁画三首——海的传奇》中的“合唱音块”[J];北方音乐;2011年03期
3 王保荣;;谈民歌审美心理对《炎黄风情》创作风格的影响[J];大舞台;2010年08期
4 胡禹;韦慧玲;;析巴托克钢琴组曲——《在户外》[J];大舞台;2010年10期
5 谢滨妃;;论勋伯格《钢琴小品六首》Op.19No.6集合的结构力[J];大舞台;2010年11期
6 柳子伯;;从音乐作品的结构比例谈创作中的理性思维[J];大舞台;2012年06期
7 赵娜;;严谨与自由的融合——解析迪蒂耶大提琴协奏曲《遥远的世界》第一乐章的旋律化序列写作[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8 赵峻;;对高为杰钢琴曲《冬雪》的分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9 庞莉;;论音级集合原型识别简便方法在高师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2期
10 谢滨妃;;音级集合在作品对比材料中的意义——以勋伯格《钢琴小品六首》Op.19No.6为例[J];大众文艺;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海鸣;;高师视唱练耳三部教材比较分析[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艳玲;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与计算机作曲思维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任怡;象征与超越[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纪露;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9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10 王婷婷;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毅;勋伯格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曹爽;从罗杰·塞欣斯钢琴奏鸣曲论其音乐创作观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音;库夏科夫《春天组曲》曲式、和声及演奏技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禹晓;关峡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严海蒙;谢苗诺夫《保加利亚组曲》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张冬莎;罗永辉琵琶作品《千章扫》音乐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7 霍天明;杉浦康平“噪音”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黄钦;长笛作品《楼兰赋》的演奏诠释[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石萌;在兴德米特音乐理论的基础上论“和声力”与“旋律力”及其实际运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10 梁亮;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之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惟白;徵调式与苗族音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2 姚恒璐;论现代音乐作品中的旋律线构成[J];中国音乐;2002年01期
3 ;有问必答[J];音乐天地;2004年02期
4 杨瑞庆;;基本乐理应考速成 第八章 有关调式的试题[J];歌曲;2007年07期
5 廖胜京;;论调式的调色板[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吕红阳;;轻松弹音阶(一)[J];小演奏家;2009年04期
7 郑诗敏 ,蔡余文;潮州音乐调式初探[J];音乐研究;1983年03期
8 关也维;从新疆的古老音乐探索燕乐及其调式音阶理论[J];音乐研究;1984年02期
9 童忠良;吴秋雯;;论之、为调式体系(一)——兼论中西音乐“之调式思维”的比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10 翟继峰;;以“平调式”为基础的朝鲜族民歌——朝鲜族民族音乐系列研究之二[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天一;新型转调筝研制成功的意义[N];音乐周报;2001年
2 胡剑平;幼师基本乐理教学改革之我见[N];晋中日报;2010年
3 吴金明 驻马店市第四高级中学;多彩的民歌情韵[N];驻马店日报;2010年
4 河南省越调剧团;浅谈电子琴在越调音乐中的演奏体会[N];周口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晓东;和谐与协和的历史演进与验证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毅;关于胶东渔民号子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盛鸿斌;老爷山花儿会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莱;希曼诺夫斯基玛祖卡op.62的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刘小宇;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弦结构及色彩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米娜;爬山调艺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侯田媛;肖斯塔科维奇《24首钢琴前奏曲》(Op.34)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7 文艺元;梅西安8首钢琴《前奏曲》和声技法及其结构力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8 闫文杰;论陕北道情的音乐特征[D];延安大学;2010年
9 张耀文;译著《作为话语的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的符号学探索》及书评[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10 殷珍妮;汪立三《东山魁夷画意》组曲的音乐浅析与教学演奏[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25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2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