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1800年之前钢琴作品中的C小调情结
本文关键词:贝多芬1800年之前钢琴作品中的C小调情结
更多相关文章: 贝多芬 C小调 钢琴音乐 作品十之一 作品十三 作品三十七
【摘要】: 本文在考察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对各个调性的采用情况、阐明调性色彩的物理缘由与个性选择的基础上,探寻贝多芬之前作曲家创作的典型C小调钢琴作品,对其中共有的调性色彩、创作特质予以思考,以总结C小调特定色彩形成的历史原因。随后选择贝多芬1800年之前创作的三部C小调钢琴作品(《第五钢琴奏鸣曲》、《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钢琴协奏曲》)进行研究,并着重第一乐章,从二元冲突、附点节奏、减七和弦、重复音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归纳三部作品在创作背景、总体构思、主题设计、英雄性格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从而解释贝多芬对C小调调性的理解与运用以及这三部作品对贝多芬英雄主义风格形成的影响。本文也对1800年之后贝多芬部分的C小调作品以及其他作曲家典型的C小调作品与以上三部作品在色彩、风格、精神上的联系进行了审思。
【关键词】:贝多芬 C小调 钢琴音乐 作品十之一 作品十三 作品三十七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导论6-18
- 第一节 “调性情结”之缘起7-11
- 第二节 贝多芬之前作曲家的C小调特定色彩11-18
- 第一章 贝多芬1800年之前的三部C小调钢琴作品18-45
- 第一节 《C小调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 No.1)19-29
- 第二节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Op.13)29-36
- 第三节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36-45
- 第二章 三部作品的共性、创新及后续影响45-52
- 第一节 三部作品之共性45-47
- 第二节 三部作品之创新47-49
- 第三节 1800年之后的C小调作品49-52
- 结语52-53
- 注释53
- 参考文献5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玲;“从朦胧中来,到朦胧中去”——从《牧神午后》看德彪西的艺术特征[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陈冬梅;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赏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03期
3 刘珂;浅析海顿音乐创作风格的转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孟燕;;威尔第与瓦格纳歌剧风格比较[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刘莎;乐器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课题[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周静;欧洲早期复调音乐宗教和世俗的融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7 陈琼;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中的钢琴定位[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赵茜;;舒曼艺术歌曲的特点及演唱处理[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9 王珊;巴洛克音乐形态与相关音乐思潮[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屠艳;;在机遇与奋发中繁荣——中国当代西方音乐史研究述论(1978—)[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杨贤宗;文艺复兴观念、建筑原理和美术风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婷婷;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4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丁好;论古典奏鸣曲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新坤;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文化特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倩;意大利歌剧中的女性角色[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史晓风;高师钢琴基础教学的美育课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峗韵;三首浪漫时期钢琴叙事曲的比较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峗;简论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钢琴音乐风格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常沁怡;巴托克三首钢琴协奏曲分析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高拂晓;深沉的情感 生命的震撼[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颖;舒曼钢琴组曲《狂欢节》作品第9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徐昀;论相关文化因素对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睿;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作品中的意大利风格[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48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4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