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乐论》、《声无哀乐论》中的音乐思想
本文关键词:谈《乐论》、《声无哀乐论》中的音乐思想
【摘要】:音乐在古代很受重视,可惜的是作为六经之一,这部所谓《乐》的经典早已失传。最早比较系统谈论音乐的是荀子的《乐论》。在魏晋南北朝时,对"音乐"的看法有了很大变化,许多玄学家,文学家都把"音乐"看成是"自然"(天道)的表现。本文将以《乐论》和《声无哀乐论》等乐理著作为参照,试图解析阮籍、嵇康的音乐思想,论说他们在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功能、音乐与人的情感关系等方面所作的开创性的贡献。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音乐系;
【关键词】: 本质 功能 音乐与乐器 情感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从荀子的乐论中看,他对音乐的看法是偏重于道德教化的作用,所以他说:“乐者治人之盛者也。”音乐是治理人民的大事,它具有使人们“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的作用,以达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目的。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原因就在于,由“金石丝竹”等乐器奏成的乐章能把人们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论嵇康的道教神仙信仰[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潘灵芝;;从超脱世俗到超越自我——简论魏晋音乐理论的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3 叶当前;;阮侃与嵇康赠答送别诗考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刘红红;;“声无哀乐”论与魏晋时期艺术本体的独立[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夏冰;;浅谈《声无哀乐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7期
6 刘焱;;合法性危机下的必然选择——析嵇康之死[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10期
7 黄霞平;;向秀《难养生论》中的养生观探析[J];理论界;2010年02期
8 张苏罗;;从《世说新语》中阮籍、嵇康形象看魏晋风度[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9 郭丹曦;;听《广陵》·悟嵇康[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10 暴庆刚;;竹林玄学的“生命实践诠释学”——以阮籍、嵇康为例[J];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能;魏晋的自然观[D];复旦大学;2010年
2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3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李华;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肖能;魏晋的自然主义[D];复旦大学;2011年
6 韩国良;道体·心体·审美[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尚建飞;自然之性与善的理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伟钧;浅析郭象“自然”观哲学思想[D];南昌大学;2010年
2 何俊;嵇康名教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琦;魏晋赠答诗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4 张乐;《文选》“书”体作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成成;水墨宣传片的人文内涵及其发展前景[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6 李志梅;嵇康阮籍比较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7 马文艳;嵇康的自然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芳;嵇康论辩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贺林林;嵇康与阮籍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10 姚晨娟;魏晋“任诞”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积聚;;情感网络[J];词刊;2011年08期
2 张红玉;罗淑娟;;声乐教学中的教育功能[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3 郑警;;钢琴即兴伴奏艺术探索[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程鹏民;胡一真;;浅谈眼神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5 刘艺华;;浅议音乐的社会功能[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张凤静;;浅谈音乐与情感的关系[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7 汪宇飞;;心随乐动 情由琴升——高师非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侧记[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8 牛雪瑶;;基于民族音乐的教育特征研究[J];才智;2011年16期
9 童梓君;;浅谈歌曲情感分析——以阎维文《母亲》为例[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2期
10 黄文君;;由《走西口》引发的对陕北民歌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健;音乐:情感的表达与沟通方式[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陈[?如;现在的歌为什么难听?[N];文艺报;2002年
3 幼彤;歌唱的时代[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牛童;音乐欣赏中的审美体验[N];新疆日报(汉);2001年
5 杨晓萍;灵之韵 舞之魂[N];云南日报;2001年
6 王苹(作者单位:合肥市庐剧团);琵琶演奏与音乐美[N];安徽经济报;2002年
7 张琬麟;民族舞蹈改革创新迫在眉睫[N];中国艺术报;2001年
8 王炬;“我永远在浪尖上”[N];人民日报;2000年
9 李开方;舞蹈的希望[N];陕西日报;2000年
10 段小光;精神家园——新世纪音乐代表:《神秘园》[N];深圳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好;论古典奏鸣曲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张咏春;中国礼乐户研究的几个问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本涛;人体动作的科学记录法[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郑月平;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北宋之雅乐[D];西北大学;2005年
3 廖宁杰;歌曲《送上我心头的思念》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丽娜;理性在激越的情感中呐喊[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美虹;论声乐教学在影视表演专业的定位及功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华;从西洋歌剧咏叹调的历史脉络中探寻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特征[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苏李;苏珊·朗格艺术理论中的音乐幻象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颜春英;二胡演奏的心理调控[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肖东;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高锐;广告音乐在品牌构建过程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49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4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