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共振峰Praat软件测量分析初探
本文关键词:歌手共振峰Praat软件测量分析初探
【摘要】:利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对一名男高音专业学生和一名女高音专业学生的元音/a/唱声开展直接观测、声学参数测量和统计分析,展示了该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灵活、分析准确的特点,表现了该软件在歌手共振峰测量和音乐声学其它研究领域中的适用性和应用潜力,证明了将该软件应用于声乐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可行性。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维多利亚大学;
【关键词】: 歌手共振峰 Praat软件 声学参数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YJA850010) 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1149)资助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图1交响乐、言语发声、交响乐伴奏下的歌唱的频谱特性一、歌手共振峰及其测量分析歌手共振峰又称歌唱共振峰,是音乐声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Bar-tholomew[1]就在高音歌手掩盖唱法发声频谱中发现了强能量的额外共振峰并最早提出了歌手共振峰的概念。上世纪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于善英,池万刚;歌声中“颤音”和“嗓音共振峰”相互关系的声学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王硌;;共鸣能量分析与歌唱声部的确定[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王建群;高下;刘晓宙;冯雨霖;沈晓辉;俞晨杰;杨烨;;艺术嗓音中不同唱法的元音共振峰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年15期
4 于善英;;不同歌唱类型歌手共振峰特征及音色形成的机理研究[J];音乐研究;2010年02期
5 王士谦;;关于歌唱共振峰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兼评Sundberg的歌唱共振峰概念及其降喉解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6年04期
6 王修信,胡维平,王强,梁冬冬,姚铁钧,曾思恩,许爱华;嗓音频谱分析中/a/、/i/音采样的比较[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8年03期
7 王士谦;关于歌手共振峰概念的由来及一些讨论[J];应用声学;1987年04期
8 于善英;“歌手共振峰”的产生与喉功能调节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宁;音乐声学测量在艺术嗓音研究中的应用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菁;周玲;于洪志;;多维嗓音分析软件(MDVP)的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池万刚;;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歌手共振峰”问题研究[J];电声技术;2007年07期
3 王逸群;;美声教学中音色美培养探知[J];大舞台;2011年01期
4 范义付;;声乐颤音、抖音、摇音、直音的对比分析[J];电影评介;2008年12期
5 刘雄光,杨强;嗓音声学检测中的常用指标及意义[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梁冬冬,王修信,姚铁钧;嗓音高频采样的频谱特征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7 王修信,梁冬冬,胡维平,姚铁钧;频率微扰商在正常与病态嗓音声谱分析中的应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8 陈炎冰;;谈歌唱中喉头的位置[J];黄河之声;2008年13期
9 于善英,池万刚;歌声中“颤音”和“嗓音共振峰”相互关系的声学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屈歌;;歌唱声学初探[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江平;;标准元音头部共鸣的声学研究[A];第七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耿晓文;人迎、水突穴推拿及脉冲电刺激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龙芳;噪音临床检测在喉狭窄的功能评价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2 涂茜;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发声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屈歌;歌唱声学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4 龚英姬;基于HHT变换的病态嗓音特征提取及识别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宁;喉部分切除术后嗓音的多维测量与评估[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6 罗兰娥;基于神经网络的歌唱艺术嗓音客观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熊屹;基于ANN与SVM的病态嗓音识别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叶志腾;应用Praat软件分析成人嗓音声学参数[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9 郭燕龙;吴雁泽与何纪光演唱风格之比较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史江霞;声乐训练中培养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重要性[D];山西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平,胡泽;听觉临界频带及其在声频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2 何平;杨式麟;;关于胸声、假声研究的概况[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3年05期
3 钟育乔,杨蕾,白堡伦;浅谈声乐中颤音的生物物理机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胡连生,赵玉红,杨式麟;嗓音频率微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年01期
5 何平,赵玉红,康成云,王彩霞,杨式麟;喉病患者假声改变机理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年03期
6 倪瑞霖;;美声唱法,它的发展轨迹及嗓音科学对其发声机理的若干重要阐释[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韩宝强;项阳;林秀娣;;中西歌唱发声体系声音形态的比较研究[J];文艺研究;1996年02期
8 毛东兴,高亚丽,俞悟周,王佐民;声品质主观评价的分组成对比较法研究[J];声学学报;2005年06期
9 王士谦;关于歌手共振峰概念的由来及一些讨论[J];应用声学;1987年04期
10 王丽萍,,杨式麟;频率微扰在正常及病态嗓音声学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以女声为例[J];中国音乐学;2007年04期
2 廖艳莎;安亚彬;杨阳蕊;何向真;;藏语单音节声学参数数据库结构设计[J];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于善英;;美声与民族唱法“歌手共振峰”特性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吴静;;歌唱音色的声学研究综述[J];艺海;2011年05期
5 金雅声;张瑞珊;;东乡语单元音声学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6 周迅溢,王蓓,杨玉芳,李晓庆;语句中协同发音对音节知觉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年03期
7 哈妮克孜·伊拉洪;祖丽皮亚·阿曼;艾斯卡尔·艾木都拉;;维吾尔语单音节词复辅音声学分析[J];中文信息学报;2009年04期
8 黄强;顾立德;唐银成;;京剧老生、花脸唱声长时平均谱特征初探[J];中国音乐;2010年04期
9 田泽林;;略论乐器的声学参数[续]——兼议我国的现行乐器标准[J];乐器;1984年01期
10 田泽林;;略论乐器的声学参数——兼议我国的现行乐器标准[J];乐器;198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扬;杨士莪;黄益旺;朴胜春;;材料声学参数高频测量方法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2 何有华;吴道珠;陈映鹤;竺海波;;前列腺增生超声学参数与膀胱出口梗阻的相关性分析[A];2008年浙江省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何有华;;前列腺增生超声学参数与膀胱出口梗阻的相关性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何有华;吴道珠;陈映鹤;竺海波;;前列腺增生超声学参数与良性前列腺梗阻的相关性分析(摘要)[A];2009年浙江省男科、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周楚良;李新元;;声波技术在岩石力学特性及工程岩体稳定研究中的应用[A];第一届华东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0年
6 刘建军;李风华;郭良浩;肖灵;张仁和;;浅海海底声学参数反演[A];中国声学学会2001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1]论文集[C];2001年
7 王淑云;鲁晓兵;;超声技术在水合物沉积物实验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何有华;陈映鹤;竺海波;;良性前列腺增生超声学参数与尿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卢博;黄韶健;李赶先;张福生;刘强;;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区海底沉积物声学物理性质[A];2005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唐修生;黄国泓;李克亮;;混凝土损伤与声学参数关系试验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通讯员 李红 范立凯;国内最先进的岩石物理实验室落户大庆测井[N];中国石油报;2000年
2 王俊杰;TTS助力CIC[N];中国信息报;2002年
3 记者 李天舒;广东轮训基层彩超技术人员[N];健康报;2010年
4 黄力行邋陶建华;多模态情感识别参透人心[N];计算机世界;2007年
5 中科院自动化所 陶建华;听话要听音[N];计算机世界;2005年
6 中科院自动化所 陶建华 谭铁牛;让计算机更善解人意[N];计算机世界;2005年
7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机交互与媒体集成研究所 陶建华 蔡莲红;语音合成的应用系统设计[N];计算机世界;2001年
8 本报记者 李婵;用声音当钥匙声纹锁是否更安全[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汉东声;儿童助听器验配存在五大误区[N];中国医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宋扬;中高频下粘弹性材料声学参数测量[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凌震华;基于统计声学建模的语音合成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潘滔;1. 食管发音与发音管发音的主观评价和嗓音声学分析 2. 食管发音与发音管发音的嗓音客观检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5 彭策;基于声学与小波熵及自回归模型的病态嗓音诊断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刘勇智;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语音特征的分析及其同遗传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7 黄平牧;中文TTS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8 朱明;混合气体浓度检测的弛豫声学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梁杰;基于双耳听觉模型的车内声品质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孙雪;国际音标符号系统之元音声学特征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志腾;应用Praat软件分析成人嗓音声学参数[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2 张桂香;个性化语音合成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林梁;超声波透射法在基桩动态测试中的研究与应用[D];福州大学;2006年
4 韩小敏;声波透射法在基桩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罗兰娥;基于神经网络的歌唱艺术嗓音客观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聂彦锋;混凝土单轴拉伸下抗裂与损伤性能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王京川;80例喉良恶性疾病的噪音分析[D];青岛大学;2006年
8 张龙芳;噪音临床检测在喉狭窄的功能评价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9 唐修生;超声探测混凝土损伤和内部缺陷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4年
10 任群言;浅海环境下海底声参数获取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61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61454.html